西西河

主题:【原创】中西思维的对撞 -- wild007

共:💬104 🌺306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看来你还是没有理解过程导向和结果导向的意思啊

我引一段吧

爱因斯坦在1953 年给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圣马托的斯威策(J. E.Switzer)的一封信是这样写的:

西方科学的发展是以两个伟大的成就为基础,那就是:希腊哲学家发明形式逻辑体系(在欧几里得几何学中)以及(在文艺复兴时期)发现通过系统的实验可以找出因果关系。在我看来,中国的贤哲没有走上这两步,那是用不着惊奇的。要是这些发现果然都作出了,那倒是令人惊奇的事。〔2〕

不难看出,这封信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也是最基本最重要的部分)指明了近代科学的两个基础或两个前提,即形式逻辑体系和通过科学实验发现因果关系。现在要问:从精神产品、知识体系的角度看,科学是不是以此为基础呢?爱因斯坦在谈到科学的评价标准时曾经明确指出,第一,“理论不应当同经验事实相矛盾”,他称之为理论的“外部的证实”或实验证实;第二,关于理论本身的前提即“逻辑的简单性”,他称之为“内在的完备”〔5〕。这两条标准已得到广泛承认,

这个问题我曾经做过相当深入的思考,也是非常有趣的.我最后得出的结论是这种导向原因跟我们中华文化源泉语言本身有关.中文本身是象形表意的,而西文通过字母排列和各种繁琐格和时态等的变化表达,这实际就是两种不同思维导向的起源.因此我相当同意黑格尔在哲学史讲演录中提到的这种分歧.

在目的导向的思维中,过程是为保障结果的达成,过程的knowhow是否被积累,分类归纳不是重点.而过程导向是过程的积累分类归纳,然后得到结果.

就像精益生产方式,对过程的分类,标准化等,严格的执行这些最后得出优化的生产.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