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游踪琐忆——水土风情 -- 铁骑边塞

共:💬50 🌺74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游踪琐忆 ——水土风情之黔东南(芭莎)

榕江到从江的公路沿都柳江而行,一路风光秀丽,河水清澈,小船摆渡着两岸往返的村民。对岸村寨古朴原始,码头一条细细的石板路伸进村里,树木花草荫映之下格外宁静。后面陡峭的山坡上有人行走,大山的后面掩藏着村寨,他们进一次城坐一、两个小时的公交车,要走好几个小时的山路,坐车远远不如爬山时间长。

榕江到从江这段路堪称百里画廊,都柳江两岸郁郁葱葱群山连绵。随山谷的宽窄,江水时而舒缓,时而湍急,开阔处浅滩系舟,树木依依,狭窄处水流澎湃,波涛滚滚。时有硕大树木枝干茂盛,华盖如亭,点缀河岸村落。坐车行进于山间水边,近处山水、村寨、浅滩、大树、渡口和小船,眼前山色青翠,远处峰峦如黛,似在画中游。

到下游从江处,江边码头浮着连片的木排,这是在大山里砍伐的树木,运到江边顺水下放,飘入需要的城镇。不但砍伐的树木走出大山,成群的年青年女聚集在江岸路边等车,车都是专车,一辆辆车前窗放着所到目的地的牌子,以去广州、东莞的居多。他们和砍伐的树木一起离开家乡走向沿海,走向城市。沿海城市日新月异的快速发展,打遍世界的中国制造,就是出于他们勤劳的双手。不知沿海城市会不会善待他们,善待为城市建设出力流汗,制造出市场上琳琅满目商品的农民工,接纳他们融入城市。从我的感觉看目前大多还只能是梦想,我所知道的是他们生活在城市廉价出租房内或工厂中,靠勤奋节俭积攒点钱,最终仍要回到家乡。

高山夹峙的从江县城依江而建,江水把城市分为两半,一边是老城,一边是新城,老城和新城各一条街,街两边房子一边的靠山,另一边的旁水。一座大桥将旧城新城连通,站在桥上整座县城尽收眼底。就在桥头坐农用车去芭莎。

芭莎寨子位于山上,一座座木楼顺地势而建,广场基本算是在山顶,寨中大都是石板路。我住的客栈就在寨子的广场旁边,早晨出去见广场上一穿长袍留发髻的男青年在扫地,寨中村民女的赤脚洗衣,男的在做木工修建房子,也有挑石担柴的。男人腰间都夸一把砍柴刀,有的还扛着土枪,头上周围剃光,头顶挽一髻髻。女性全缠绑腿,彩带装饰,同样头顶挽发髻。午后妇女搬出纺车,三五一伙纺线、缝制衣裙绣花。虽说这里男人都有枪,寨民却质朴淳厚,性情温和,三十年来从没出过一起治安案件。傍晚时分到一家寨民家里串门,火盆上烤着黄白两种粑粑,黄色的是他们用山上野果汁合面做的,我尝了一个香薷可口,又让我吃从江特产椪柑,果然入口甘甜,汁浓肉嫩,把晚饭也省了。晚上感觉寨子里女孩特别多,一排排抱着膀子走过,不少大点的少女像是喝了酒,个个身穿紫色发亮齐膝短裙,绑腿绣花并饰有彩带。

芭莎歌舞表演不在广场,是在一处山顶树林的空场中进行,开场前由队长带领大家对一棵大树焚香祭拜,看来巴萨人尚属于自然崇拜阶段。开场是芦笙吹奏表演,一帮小伙子手捧芦笙边吹边跳,一群姑娘围着翩翩起舞,吹芦笙的小伙子踏着碎步前颠后仰,旋转跺脚;时而半跪,这时姑娘手搭小伙肩头转着舞蹈。第二个节目是抢媳妇,媳妇由女孩抬着,小伙子来抢。第三个节目是斗牛,两队人扛着绑有红布的木桩对抗,顶不住后退的一方失败。第四个节目是芭莎绝活,镰刀剃头,被剃者先蹲下在木盆中洗头,巫师用树枝轻拂几下,念几声咒语,理发师也蹲下剃头,一会功夫头被刮得周遭光亮,毫无伤痕。绝活表演完,让一男一女两位游客参与娶亲仪式,他们分别扮新娘新郎,女的先将绿色裙子换成白色的,完成从少女到少妇的转变;然后男女都赤脚踏进盛满水的木盆走过去,巫师祝祷,婚礼完成。

郞德歌舞整齐壮观中带有肃穆庄严,更富表演性;芭莎歌舞原始古朴,热烈奔放更有原始生活情调。中国民间艺术的丰富多彩,厚重沉郁,源远流长从黔东南州便可窥一斑。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