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关于通货膨胀 -- MRandson

共:💬129 🌺746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看来你不了解利率驱动CPI的秘密

看一下年前SHIBOR, 大家就明白美联储0利率的奥妙

http://www.shibor.org/shibor/web/html/index.html

年前上海隔夜拆借高达曾7%, 到今天隔月拆借依然高达6.625%,可见中国银行资金层面的紧缺。各大银行也不得不保留一定的头寸来应付各种紧急需求。

如果我们切回到美国, 各大商业银行和投行可以在联储得到0利率的几乎没有上限的短期资金, 他们会干什么? 当然效率第一!他们会把手头的资金用足杠杆撒出去,反正到时有周转困难, 可以得到0成本的资金。而美国的活期存款或其他短期存款几乎利率为0, 1年期的存款利率也只有0.45%, 就是受到美联储放水冲击的明证。

可以想象一下美国P民,零散积聚的钱几乎没有任何成本供华尔街使用。假定一人有1000美元的活期或者短期存款,全美有3000多亿美元,华尔街从他们身上每年赚取4%也就是120亿的息差。更有意思的是, 华尔街把钱贷出去后又会形成新的存款, 于是又有了新的一轮剪羊毛。如此循环往复, 最后的杠杆率只收到资本充足率的限制, 而资本充足率可以通过次级债来提高, 理论上也不是刚性限制。2008年爆发的经济危机其实本质就是杠杆的过度使用。但建立在美联储超低利率放水的情况下, 哪个银行不用足杠杆就是傻瓜, 最终使得整个社会极大的透支了未来的购买力。

可见用美联储的隔夜拆借利率和银行利率之间的不同来辩解美联储的清白是非常可笑幼稚的,两者之间的互为因果的关系一目了然。

还有,提高准备金并不能减少M2。

这句话暴露了你对M2形成的不了解。假定你有100块钱存在银行, 银行把它贷款给我买空调, 在我没有支付空调款前,银行的账户上就有了200块钱的,即使我支付给了苏宁, 银行账户的总存款还是200. 如果苏宁再贷款200元去装修店面,银行的账面存款变成了400块。 以此类推, 如果没有准备金限制, 理论上银行可以自己无限制创造人民币。 有了准备金后银行的再创造受到限制,20%的准备金率理论上限约等于5倍, 10%的话等于10倍。

由此可见,提高准备金和限制总贷款额度一样可以立竿见影地减少M2。

如你所言, 负利率即银行给他的客户的贷款利率低于CPI是任何经济体不能接受的。但直接大幅加息会导致许多已经完成的基建或正在进行的大型项目面临灭顶之灾,如地铁, 高铁,高速公路,电厂等资金成本的上升会导致服务项目或产品的大幅提价, 反过来加大CPI。 俄罗斯当年的休克疗法就经历过这样的循环:通胀--加息--成本上升--加价--CPI进一步上升--进一步加息, 最后螺旋式发展直至崩溃。

其实任何一个有实际企业运营经验的人都知道, 资金成本的上升最后必然传导到产品价格或者服务价格, 这就是利率驱动CPI的秘密。当然我不是否定加息在一定条件下遏制通胀的作用。这一条件就是社会经济过热, 或者各企业实体有足够的利润空间消化资金成本的上升。当前的中国显然不符合任何一个条件。

当然, 从SHIBOR的表现可以发现, 准备金率上调后银行资金紧张后必然导致市场实际利率上升。这和直接上调利率是有异曲同工之妙。其中的区别是资金密集型的大型基建不会受到影响,一些中小型企业受到影响。 这也是安大耿耿于怀的两大缺点:一是寻租, 二是经济活力受到影响。

对于寻租, 我虽然不是既得利益者, 但必须说, 大河滚滚,泥沙俱下, 既然美国也不能避免, 大家有为什么一定要TG做到?水至清则无鱼,只要这种寻租在一定范围内就是社会可以接受的;

对于中小企业受到影响, 这一点显然是伤害社会长久活力的。 但在眼前的优先:压通胀面前大家只能忍一忍了。 再说, 中国的中小企业什么时候有贷款便利?这一两年已经好很多了。退一步讲, 如果一个小企业不能实现超越标普500的平均收益率10%根本就没有存在的必要和可能, 如果这些企业的收益率能够大幅超过10%的年资本收益, 对于几个百分点的利率上涨应该还是有一定承受能力的。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