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陈经的祖国 -- 本因坊幻庵

共:💬351 🌺3076 🌵47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即使是现在,这仍然是主要矛盾

中国与世界之间的不均衡是过去几十年的一条主线

另一条线,是国内的不均衡,这条线是在慢慢长大的

也确实,对于非洲之类的地方,更是硬道理,所以这些国家一天到晚不发展经济而是任由西方折腾普世价值而浪费时间和机遇,是中国应该引而为戒的。

但今天就已经是国内不均衡为主要矛盾了吗?我看,至少等中国的人均GDP达到世界平均水平再谈得上相变临界点——而很巧的事情是,中国人均GDP为世界平均水平的时候,中国GDP总量也正好基本相当于美国GDP总量,这也是另一个成为临界点的理由。此外,中国现在的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全面的国防建设正处在高峰阶段——成果还需要五到十年(注意着又恰好大约对上2020时间节点)才会大规模完成——比如完整的高铁网络,比如n多城市的地铁规划,比如城市化率(2020左右能达到60%以上),比如大客机,比如四代战机,大运,战略轰炸机,次轨轰炸机,宇宙空间站,国产航母战斗群——这些大约都会在2020前夕进入全状态的运营或者形成战斗力。——基建和军工的全面成熟,与中国人均GDP达到世界平均水平,总量达到美国水平,这三个时间会恰好在2020相合,分别代表了三个方面的相变。

这些,只要十年或者出头就大概足够。但在未越过这个临界点之前,就提前把国内不均衡当作主要矛盾看待,就极有可能在争吵和一定程度的动荡中错失这十年的发展机遇,而在短时间内重新被大幅甩开。

说审时度势,不是光凭你自己的一些模糊感受就谈的上审时度势的。要更有更具体一点(哪怕粗糙)的度量才行。

综合来说,对于时势,我的总的观点如下:

主要矛盾依然是中国经济不够发达,以人均GDP为指标,体现在中国人均GDP为世界水平的约40%,为欧美日的1/10。

第二矛盾并且也是正在快速上升的矛盾为国内的不均衡,包括区域的不均衡和各阶层的不均衡两种。这两种又是相关联的。

由此认为,一、中国现阶段依然必须强调发展是硬道理,经济建设依然为中心,依然需要争取高速发展;二、同时需要在舆论和实际政策上侧重民生,侧重区域开发,侧重一次分配上加大低层的分配比例,这些措施应该主要为经济措施和政策措施,仍然不应该进行激烈的改革,尤其是政治层面的改革(可以预研但不可规模开展)。

而事实上,第二部分的措施可以减缓国内不均衡的激烈化,从而避免出现“在中国走过2020或者2020出头的那个临界点之前,国内矛盾就成为主要矛盾”的状况出现。同时,区域均衡化和阶层均衡化也是下一阶段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空间(区域经济和消费导向),因而,二与一是一致的。

以这样的基调,再争取十年的发展时间,实现人均GDP达到世界平均水平,总量达到美国相当,军事上:重四,航母编队形成战斗力,战略武器和新一代武器达到不输于美国的水平;领土上,解决南海问题,有可能的话,2020附近解决藏南问题。

这些实现之后,中国就越过了一个门槛,经济,军事,科技上都会有升华。同时解决了除台湾问题之外的许多历史遗留问题。

在这之后,可以认为国内的不均衡正式成为主要矛盾,中国与世界的差距不再是主要矛盾。在这样的基础上,开始政治改革,并最终解决台湾问题,才是稳妥的。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