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歪解三国之武圣关羽(一) -- wild007

共:💬40 🌺208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原创】歪解三国之武圣关羽(二)

要解释刘备为什么要杀关羽,已经有人看出了一层意思。如果仔细看过电影《投名状》的话,自然就会想到,大哥李连杰用二弟刘德华的性命作为投名状,以换取背后某一势力支持自己称帝,真正实现拯救黎民的政治抱负。不过事情真的如此吗?让我们把这个问题放在一边,先看一段百度来的资料。

有关关羽的画像,早在三国时代就已出现,见《三国志·魏书·于禁传》。于禁在樊城之役中被关羽水淹七军捕获归降,解到江陵,关羽失荆州后落到孙权手里。曹丕于许昌称帝后,孙权向魏称藩,将于禁送还魏国。曹丕表面上对于禁不得已降羽表示理解,给以安慰,并晋封其为安远将军,说是要让他出使东吴,令他先去原先的魏都邺城拜谒高陵祖庙,事先却令画工在陵屋“画关羽战克、庞德愤怒、禁降服之状”羞辱于禁,于禁见画发病而死。这是有关关羽画像的最早记载。这幅“关羽战克”图没有流传下来,高陵内关羽状貌当时是怎样画的,无从知晓。

三国之后最早所见关羽画像,始于五代十国时期的后蜀年间。当时的著名画家赵忠义,应后蜀主孟昶之诏,创作了一幅《关将军起玉泉寺图》(见宋人黄修复《益州名画录》)。这幅《关将军起玉泉寺图》,把关羽与玉泉寺联系在一起作画,可能画的是作为佛寺神像的关羽。因为隋唐时已有关羽皈依佛门在玉泉寺护法的传说,但从此图的题名看又明言为“关将军”而非关神。倒底画的是关将军还是关羽神像,《益州名画录》未明载。

至于关羽神像,应比五代时的关羽画像出现更早。荆州民间自关羽死难后就立祠奉祀关羽,隋初在玉泉寺近旁即修建有关羽庙。为关羽立祠建庙自然供有关羽神像。唐代关庙已知有多处,并列入武庙(奉祀武成王吕尚)配祀的名将之一,关羽神像肯定比隋代出现得多,但隋唐关庙的关羽像神是什么状貌,也无从稽考。

这段文字告诉我们对关羽的崇拜,官方可能开始于隋初,而荆州民间自关羽死难后就立祠奉祀关羽。可以想见,统治者不会无缘无故找一个没啥信仰基础的人出来作形象代言人,因为那样成本太高,古代没有报纸和喇叭,只能靠泥塑人像吸引香火来引导舆论,所以官方肯定选取那些已经有良好“香火基础”的泥胎中选取一个作为重点来推广。因此关羽自死难后就被立祠奉祀的可信度很高。这就引出了一个问题,既然荆州士卒在关羽在世时纷纷逃散,相当于间接害死了关羽,却为何又在其死后为其立祠呢?这不是象在打荆州人自己的脸吗?而荆州在关羽死后一直归属于吴国,吴国君臣如何能够忍受这样一个被自己杀害的人立祠于自己的土地上?百姓多少有点有奶便是娘,即便关羽当初施行了一些德政,在吴国接下来的几十年,也足够老百姓把关羽忘得一干二净。魏晋统一南方后,也不可能对这么一个前敌国的将领有啥特殊感情。因此,民间的关羽信仰应该是一种很纯粹的喜爱,并不仅仅因为感恩,他有着广泛的民意基础。那么关羽为何会得到民众的佣赖呢?

带着这个疑问,我们再来看一个更大的疑团,那就是夷陵之战。相信看过夷陵之战的人会对蜀军的出战阵容异常懊恼,因为还称得上熟悉的几个名字竟然是吴班、马良和黄权,其中黄权还不在正面战场。蜀汉那些有着赫赫战功的将领们呢?就算是那个“蜀中无大将”的先锋官廖化,也没出现在我们的视线中。而随着战役进程刘备兵力不足的态势处处显现,并不惜数度犯兵家大忌(刘备这么一个久经战阵的人会听不懂马良说的话?)来引诱吴兵出击,以求一战扭转乾坤。实际上只要稍有军事常识就会发现,夷陵之战刘备天时地利人和一条也不占,很多影视包括游戏说的夷陵之战刘备兵力占优真是有些不知所云了。荆州易手,刘备就算举全蜀国的兵来也不可能比吴兵多了。那么刘备为什么要打夷陵之战?他早不打晚不打,一定要等到曹丕废掉汉献帝称帝,然后自己也称帝的三个月后,就急不可耐地出兵了,这背后究竟意味着什么呢?

为了解开这个谜团,我们必须先讲讲中国古代著名的“军神”兼“智神”诸葛亮了。

且听下回分解。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