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文摘】刀的钢材 -- 晨枫

共:💬6 🌺11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这文章里关于大刀队的论点不太准确

大刀队能把日军连人带刀斩断基本是猜测,这种情况可能会发生,但是也会发生大刀还没来得及举起来,就让人砍了得情况.大刀队的刀法是对付刺刀的,不是和日本刀对砍用得.在喜峰口,大刀队可能就没遇上过多少日本刀,因为当时日本军官用德国人的指挥刀.喜峰口之战后,日军决定放弃不实用的德国指挥刀,改用日本刀.和日本刀对劈,大刀队的大刀过于重了,不够灵活.否则越重越好的话,干脆拿大铁锤打仗算了.

马凤图应该是西北军大刀队刀法的创始人.马凤图和西北军的渊源很深,这些都有比较可靠的记载.

民国十三年(1924),马凤图应冯玉翔部张之江之邀,为张的随员。张之江提倡武术,马在张家口为张筹办新武术研究会,为冯军编写《破锋八刀》和《白刃战术教程》。

他的弟弟马英图民国九年(1920),去河南冯玉祥部,积功为上校参谋、劈刺总教官等职。民国十二年(1923),冯军与奉系李景林部“廊坊大战”,马英图受冯军前敌总司令张之江之命率主要由沧县武术健儿组成之敢死队,持大刀短枪为全军开路,攻克天津,受冯玉祥嘉奖。日军侵华时,马在西北军旧部刘汝明、宋哲元部任军职或武术教官。他培养的国军大刀队杀得日本侵略军胆战心惊,为中华民族解放做出一定贡献。注意这里是宋哲元部.1938年在孙连仲部军官教导团任教官,参加了著名的台儿庄大战,以作战勇敢,指挥果断,受到孙连仲嘉奖,赠予缴获的日本战刀一柄。

他的另一个弟弟马瑞图,抗战爆发后入西北军刘汝明的六十八军当兵,他为人勤恳,凡事任劳任怨,又善长武术和摔跤,每战必先,深受刘汝明器重,亲自擢拔为侦察排长。1938年3月随刘部在河南南部与日寇作战,在唐河时,带病执行捕俘任务,遭敌狙击,英勇殉国。刘汝明将军对马瑞图的阵亡十分痛惜,曾派参谋长李振义将瑞图的遗物送到家中,并特地向马凤图致信说明当时情况,表示悼念之情。

他的长子马广达,早年随父亲投入西北军,以刀法精纯受到张之江、张自忠、赵登禹等西北军将领的赏识。后以战功积升为班、排、连、营长。1933年长城抗战的喜峰口之役中,率部参加大刀队夜袭日寇,英勇杀敌,身负重伤,张自忠将军曾亲临病床看望。后来带伤操练士兵,不幸创伤复发而殉职。马广达被国民政府追认为抗日烈士,曾在北京受到公祭.

上面的这些记载证明马凤图和西北军和大刀队有渊源,而且这些材料很具体的提为冯军编写《破锋八刀》.其它关于西北军大刀队起源的文章,缺乏这样详细的记载.

其实苗刀基本上就是传回中国的日本刀法.不信可以查有关苗刀的文章,必然提两个人,一个是戚激光,一个是刘云封,戚的刀术是战场上得到的日本刀法,刘的刀法其实也是日本刀法.清初理学家陆桴亭记述,他的老师石电“与浙人刘云峰同学倭刀,尽其技”.现在的苗刀和日本刀的技术上是有了点差别,但是异小于同,这些差别多半是刀法传回后夹杂了些中国的技法.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