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向井底望天介绍人民军队的非战斗职能和毛、邓裁军的异同 -- 达雅

共:💬68 🌺295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向井底望天介绍人民军队的非战斗职能和毛、邓裁军的异同

本帖继续向井底望天介绍毛泽东的“人民军队”理论,重点介绍人民军队的非战斗职能。正是在对军队非战斗职能的认识上,体现了毛泽东和邓小平之间的差距。这种认识上的差距导致了邓小平主导的裁军,完全偏离了毛泽东的建军路线。

今天西方主流的看法,军队应当是“职业军队”,最好连政治都不参与,只保留“战斗队”的职能。至于为什么战斗,那由政治家决定。而在毛泽东的“人民军队”理论中,人民军队要承担一系列“战斗队”以外的职能,这种非战斗职能,是人民军队阶级属性的直接体现。

按照毛泽东的规定,人民军队的非战斗职能主要包括:生产队、宣传队、工作队、大学校。生产队不仅包括种田养猪,也包括象修铁路或者帮群众打井饮水这种很专业的生产。宣传队则是向人民群众宣传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思想,不仅是口头宣传,更重要的是以身作则。工作队就更广泛了,例如给人民群众看病,抗击自然灾害,“文革”期间军队参与地方管理,都是“工作队”的范畴。而毛泽东最喜欢的一个非战斗职能,则是“大学校”。毛泽东晚年说“解放军是所大学校”,然后号召全国人民学习解放军。

解放军的大学校职能,首先是把农村和城市的青年训练成有组织、守纪律的社会主义劳动者。毛泽东时代几百万军队,一年几十万一百万干部专业战士退伍,相对于当时的人口,这个训练量是相当可观的。其次,在这些干部战士中间,很多是学到了专门的技能的,例如汽车驾驶、无线电、医疗、文艺表演,哪怕是最差的,炊事员,那也是专门的技能。考虑到中国70年代的前几年不高考,几百万解放军其实是承担了今天从技校到大学的相当一部分职能的,那时候很多家庭找门路送孩子参军,其实是送孩子学本事的。

解放军大学校的第三个作用是,是为现代化建设进行大规模的探索。毛泽东时代,中国最先进的生产力是掌握在军队或者军队相关部门的,由军队进行探索,承当探索过程中的牺牲和风险,等到技术成熟了,就转化为民用。这里面典型的例子是民航和铁道兵、工程兵。

在毛泽东对中国社会的管理实践中,人是被从纵横两个方向按照先进性分类的。横的方向,最上面是党员干部,下面一层是积极分子,再下面是一般群众,最下面就是那些“不是人民”的了,越上面越先进。而纵的方向是按职业分,人民解放军,工人,农民等,而解放军是最先进的。毛泽东的做法,是让先进带动落后,让落后学习先进,让全体人民都快速进步,最后实现现代化。在这个过程中间,解放军的大学校功能发挥着一个重要的作用。解放军作为落后的中国最有组织、最现代化的群体,成为其他职业学习的榜样。而解放军内部的很多军、兵种,例如铁道兵、汽车驾驶员这些,是直接为地方相同专业培养人才并成为地方学习榜样的。

毛泽东时期的裁军,部队可以裁撤掉,集体转业,例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但是转业前后,这种对于先进性的要求是不降低的,无论是政治上的还是业务上的。所以整个毛泽东时代,当兵是很光荣的,离军队越近越光荣,兵工厂工人比一般工厂的就自我感觉高一等,同一个厂里生产军品的比生产民品的又更自豪些。

而邓小平的裁军,从形式上看是毛泽东时期裁军的继续,但是由于思想认识的差异,邓小平是不在乎解放军的非战斗职能的。三十年裁军搞下来,解放军战斗队的职能是强化了的,虽然由于各种原因有所腐蚀。而非战斗职能,尤其是大学校这个职能,是大大弱化了的。最简单的例子,现在军队所有的各项技术,是不是都比民用先进?显然不是嘛。由于邓小平时期的“军队要忍耐”,军队的现代化是停滞的,所以搞到新世纪居然在很多技术上要搞“民转军”了。而解放军上下现在的状态,中央大概也不好意思号召全国人民“学习解放军”了。中国搞不好要重新回到“好男不当兵”的状态去。

邓小平到胡锦涛的裁军,是偏离了老毛的路线的。如果老毛来主导,至少会有两点不同。第一,军队的先进性不会丢,无论是政治上的还是业务上的。老毛会裁人,会把一些部门转给地方,但是军队的现代化不会停,不会搞到“民转军”这种地步。第二,老毛的裁军是会根据国家安全形势调整的,该裁就裁该扩就扩,象台独猖狂了尤其是炸馆撞机之后就会扩军,而不是象现在这样一条道走到黑。

所以,我坚决不同意说邓小平到胡锦涛的裁军“是毛主席制订的”,或者说这三十年的军队转型“发端于毛主席”。这是一种搞政治的说法,学术上是不成立的。

通宝推:gaogeli,烟动午夜,游·鱼之乐,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