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隐身时代的对抗,纯YY,欢迎讨论 -- 代码ABC

共:💬65 🌺151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基于AESA技术的飞机之间的信息高速互联应该会取代预警机

预警机相对于战斗机来说,优势体现为对整个空战战场的掌控,而对某一个具体方位的上的敌目标的探测,则并不一定要强于战斗机上面的机载雷达

由于预警机本身的笨拙,非隐身,所以在未来空战中存活周期能够有多长,是值得怀疑的

那么在预警机被打掉了以后,要怎么样实行对战场的整体监控呢?

我看未来发展方向就是载机之间的信息高速互联,实行一架战机可以收到友机雷达探测到得信号,从而一方面对隐形目标的探测,可以依靠多基地雷达机制来进行探测,并且可以将引导空空导弹的任务给转交给其他战机或者是无人飞机

对于战机之间的信息高速互联,我在网友天地论坛看到一位网友谈了一些看法,我进行一个摘要

RF是射频的意思,日本人希望开发出一种具有雷达,通信天线和电子战能力的综合天线系统(术语叫做共径使用),这样就不用在飞机上安装太多的天线.运用AESA天线的特点还能使通信天线和射频攻击特性得到发挥拥有类似于APG-77V3相类似的能力水平.这是实现智能皮肤的第一步.那么日本人有成果了吗?日本人有成果了,这台装置的初步实验是在2007年进行的,而智能皮肤的实验型装置初步定在2011年.日本人为什么能从4年多一点的时间里就能把共径AESA从0做到样机测试的水平. 日本人又不是超人.答案是日本人早就开始干这个活了

在美国空军实验机构已经进行的实验中,仿APG-77阵面大小的实验型阵已经能破坏掉模拟85千米外一种典型平板雷达天线数字波束自动成型功能,窄波束强干扰源能从主瓣直接进入,从输出能级上判断.典型作战高度上30-40公里能完成天线硬杀伤效果.下一步是要和AESA上的雷达扫瞄功能进行整合.近距离上的杀伤效果肯定比不上专用的大型微波武器,但优点在于能和雷达扫描随动.又不需要庞大的专用能源,作战灵活性上就要强得多

此人自称在25岁就拿到了 IEEE证书

用IEEE senior member至少能换到张美帝的NIW或者EB1A的绿卡.但是本人从25岁拿到这个IEEE的虚衔

我看不假,其文章确实很有专业内容,至少其发言风格就像是一个专业人士的发言风格(而不是文科风格)

 在AESA中改变单个T/R模块'落水时间'的是移相器.而现有的基于电的移相器,因为在延迟上的控制速度和精度不够,电磁波的频率又高,为了保证同步性,一般就只有15 30 45 60四个移相角度.换言之,每个T/R落水时间只有四个固定的延时量.这样在使用上就会受到限制

一般雷达的扫描过程和电视机CRT打荧光频的过程是类似的.逐行扫.但是对于现在的AESA来说,因为单个的移相器只能偏固定角度,线路从电脑到T/R模块传输偏转信号也需要一定的时间延迟,这个提前量也要考虑进去.所要扫描到特定角度的目标,就需要用不同位置的T/R模块进行相位和功率的组合这样砸出的水波才能在整个平面上连续扫描.这是现有的AESA扫描算法特别复杂的原因.难度远远高于一般的平板天线扫描过程.而且,整个整面同时产生波束的个数也受到限制.换言之,照射某个特定角度的目标并不能使用整个阵面来产生波束

但是基于新技术的这两家不同.美国和日本的光延迟线技术这两年已经过关,对于X波段的电磁波来说,光的频率要高得多.这意味着在响应速度能得到保怔的情况下移相器偏转的角度不再只有4个.这样对电波成型的难度就大大降低,同样大小的阵面产生波形数至少能增加一个数量级.这就是为什么现在能做AESA天线的地方多,但是除了雷达以外还能同时搞通信,ESM ECM甚至阵面能量聚焦实验的只有这两家. 高速通信过程需要的能量频率和波形变换的需求远大于雷达的需要 日本人的这个阵面不仅把X波段的频率盖了,连Ku波段它都能作到移相器的连续相位变化。Ku的频率更高,而这个波段一般也能作通信天线.日本的winds同步轨道实验通信卫星使用小型AESA天线能覆盖1/3个地球完成最高1.2G的通信速度.世界上范围内现在还只有这一家能做到.你可以自己猜一猜日本有哪些技术完成了整体突破并且实用化了,我之前为什么要下那个结论.

外链出处(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