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回应忙总的朱总理干的六件事(一) -- cgangcm

共:💬179 🌺638 🌵1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你一直强调“不要孤立”,但是恰恰是混淆会掩盖问题本质

衡量货币净投放就必然涉及投放量和回收量两个因素,也就是除了因外汇兑换导致的投放之外,还会受到央行收缩货币的举措影响。所以,我纠正说并不是对应关系。但是你的观点,我感觉,一直以来的着眼点是整个经济体内部基础货币量是多少。这个高度非常值得赞扬。但是因此你否定了顺差和货币投放之间的关系,甚而认为“两者只是恰好如此”,并且,你认为央行一方面上调准备金、另一方面降低央票发行量,所以上调准备金对经济的实质影响就不是“冻结货币”。这两个观点其实就是混淆了投放和回收两个不同方向的政策措施。可能,你的观点一直是,如果所有政策取向不是一致的,譬如说,如果央行不是一边上调准备金率,一边继续发行乃至加大发行央票,那么除此之外的其他政策组合,都必然造成政策效果的抵消,也就是收缩是失败的。

其实这就是混淆了问题,无论是准备金、还是公开市场操作、还是再贷款,都是央行的政策工具。固然,这些工具最终的政策目标,都是调节基础货币量,但是这些政策操作中的直接影响,却不是改变了基础货币总量这么简单。这些政策的落脚点,其实各不相同。譬如,央票实际上是回收银行的超额准备金,相当于银行防止短时间挤提的备付金。如果冻结准备金增加,其实在那一时点对银行的影响是,该日结算必须动用超额准备金去上交新冻结的准备金。短时间内,银行很容易出现备付不足的风险,特别是对于头寸非常紧张的中小银行,例如在银行间市场上,某些时候会出现非常活跃的银行,经常依赖隔夜拆借来弥补每日结算差额的银行。在这样的时间段内,同时再定向发行央票,这样的政策组合将严重影响短时间内银行的头寸平衡。所以,错非万不得已的情况,很少会出如此严厉的措施。当然,这样的政策组合原因不止这么简单,只不过,这个比较好理解。

对于准备金的问题,我之所以一再直接说,你的逻辑是错误的,其实也希望能够在这个非常小的基础概念上提醒你,拒绝孤立不等于混淆概念,一旦在静态思维里就固化了用准备金去购外汇这样的一条思维线,你再去做动态分析,就会快速滑向歧途而不自知,这个实在比较可怕了,偏见与误解,往往产生于非常微小的概念偏差。当然,我现在这么写,有些直接,失之唐突,未必妥当,只不过已经有了这么数轮的笔谈,我想现在你应该也不会因言色变了呵呵。

你强调“不能孤立的看问题”,我完全赞同,这是非常恰当的观察思考的思路。只不过,忽略政策工具更为深层次的着眼点,而仅仅从最宏观的层面通过效果叠加来看待问题,当然就失之粗疏了。

如果你不反感的话,我的建议,其实你现在可以从宏观层面向下深入一层,先理清各项工具的针对对象、效用逻辑和实施过程,然后从不同工具的推出时点,去还原当时的政策环境,由此,就可以对货币超发这个问题,有相当深入的见解。因为你现在,已经在最宏观的层面,把握了主要政策工具的宏观效果。但是浅显的逻辑可以印证真理,但却不足以洞彻实质。

很高兴能和你就这样一个意义重大的问题层层剖析,而不是流于浅表的讨论。西西河真是一个好地方。

通宝推:jboyin,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