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张厂长的故事 -- wqnsihs

共:💬1669 🌺14025 🌵70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能力比你强的良心不如你

良心比你强的能力不如你。又有良心又有能力的人,或许有,但是绝对是少数。

这么说好像有点打击面太广了,好像我们的干部是一团漆黑一样。其实不是的,其实那个时代不仅仅是有做人的最低限度的良心就行了,他需要的简直就是高风亮节,才能关注自己,不让自己堕落。

听我给你分析。

表面上看,这个企业是有希望的,厂房,设备,熟练工人,这些生产要素全在,主要让他生产起来,情况就能好转。但是,事实上这么想的人那就是计划经济思维,在计划经济里企业只要负责生产就可以,采购、销售、融资这些都由政府的计划部门帮你搞定。而一旦到了市场经济条件下,这些东西全都推向市场了,这些东西都要企业自己搞定,那么在这个时代这方面的人才必然是稀缺的。因为这相当于整个社会对这种人才的需求骤然加大,一方面一个计划部门变成无数的市场部门,另一方面民企对这种人才产生了旺盛的需求,所以总量必然是不足的。

最后只有两种结局:

一种企业没有及时进化出这种能力,或者说在对市场人才的争夺战中失去先手,于是这种企业很干脆的就会死掉,即使他的生产组织的再好,结局也是死。就比如张厂长,他需要找融资渠道,却只能找你这个外来户,这说明他这个生产型人才从来就没有市场这方面的储备。

还有一种企业及时进化出了这种能力,拥有了稳定的客户,原材料和融资渠道。但是,这种资源是掌握在谁的手里?掌握在采购科、销售科的负责人办事员或者强势的厂长手里,就是说掌握在个人手里。在计划经济时代(这种部门也是存在的),这些资源掌握在个人手里或许关系不大,因为那个时候即使个人也是属于单位的。但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这种人身依附关系没有了,这可就是大问题了。所以这个时候实际上是什么情况?实际情况就是,表面上这是一个国有企业,厂房设备熟练工人仍然掌握在国有企业手里,但是这个企业最有价值的资源,客户资源、进货渠道资源、融资渠道资源确实掌握在个人手里的。而这个恰恰还是当时最稀缺的资源。那么这个时候怎么办?你能要求人家把手中的东西捐献给国家吗?不可能,这个对于个人来说是过于高尚的要求。那么最后的结果就是,有些人凭借这些资源中饱私囊,有些人凭借这些资源自己办民企反过来挤垮了国企,有些人干脆凭借这些资源要挟企业把企业据为己有。

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的主要区别在于,企业与企业,企业与金融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计划经济时代这种联系以计划的形式掌握在政府的手里,其结构相对简单。而改革就是要重建这种社会组织结构,这种重建是在原有的经济联系基础上重建的,但是问题是旧的经济联系是掌握在个人手中的,然后企业通过掌握个人实现掌握经济联系,但是问题是企业要解放个人容易,要让个人掌握的资源吐出来可就难了。

我觉得这个事,无解。

通宝推:franky9,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