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闲说朱元璋 -- 何足道

共:💬37 🌺24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春节好

名声是很重要,但是血统我可没有这么认为,刘秀是个特别的例子,那个时代的人认为做皇帝的一定要姓刘的才行,所以刘秀才占了姓刘的这个便宜,要是到了其他时代,比如东汉末年,那刘姓就没这么大的魅力了.刘秀要不是有这个光复汉室的噱头,只怕没那么容易得到他人的支持,相比其他开国皇帝就难得多了.他的中兴比其他中兴强,比开国要逊色.

东汉初年的割据势力基本都有刘姓宗族做幌子,不光刘秀一个人姓刘.姓刘这个条件大家都具备,蛮公平的.其实按老兄的说法,朱元璋也是因为打着恢复汉家衣冠的旗号啊.

另外说光武的开国比其他的开国差,基本不赞同.

引一段王船山的著述

光武之得天下,较高帝而尤难矣。建武二年,已定都于雒阳,而天下之乱方兴。帝所得资以有为者,独河北耳。而彭宠抑叛于幽州,五校尚横于内黄。关以西,邓禹虽入长安,赤眉环绕其外,禹弗能制焉。郾、宛、堵乡、新野、弘农,近在咽颊之间,寇叛接迹而相为牵制,不毕更始之在长安时也。刘永、张步、董宪、苏茂,横互东方,为陈、汝眉睫之患;隗嚣、公孙述姑置而可徐定者勿论焉。其视高帝出关以后,仅一项羽,夷灭之而天下即定,难易之差,岂不远哉?

 

或曰:项羽,劲敌也,赤眉、五校、刘永、张步、董宪、苏茂、董??、苏况、隗嚣,皆非羽伦,则光武易。夫寇岂有常哉?项羽之??也而可使弱,弱者亦何不可使??也。曹操虑哀绍之难平,而卒与争衡者周瑜之一隅;苻坚荡慕容、姚氏之积寇,而一败不支于谢玄之一旅。时之所兴,势之所??,人为之效其羽翼,天为之长其聪明,燎原之火,一爝未灭,而猝已焚林,讵可量邪?且合力而与争者一涂,精专志定,无旁挠焉,而恶得不易!分势而四应者杂起,左伏右起,无宁日焉,而恶得不难!使以高帝荥阳之相持,而遇光武丛生之敌,乘间持虚而掣其后,羽不待约,而人为之犄角,高帝不能支矣。则甚矣光武之难,而光武之神武不可测也。

 

乃微窥其所以制胜而荡平之者,岂有他哉?以静制动,以道制权,以谋制力,以缓制猝,以宽制猛而已。帝之言曰:“吾治天下以柔道行之。”非徒治天下也,其取天下也,亦是而已矣。柔者非弱之谓也,反本自治,顺人心以不犯阴阳之忌也。孟子曰:“行法以俟命。“光武其庶几乎!高帝之兴,群天下而起亡秦,竞智竞力,名义无所伉,人心无所惑也。光武则乘思汉之民心以兴,而玄也、盆子也、孺子婴也、永也、嘉也,俱为汉室之胄,未见其分之有所定也。苟有分义以相摇,则智力不足以相屈,故更始亡而故将犹挟以逞志。然则光武所以屈群策群力而独伸焉者,舍道其何以哉?天下方割裂而聚斗,而光武以道胜焉。即位未久,修郊庙,享宗祖,定制度,行爵赏,举伏湛,征卓茂,勉寇恂以绥河内,命冯毕使抚关中,一以从容镇静结已服之人心,而不迫于争战。然而桀骜疆梁之徒,皆自困而瓦解。是则使高帝当之,未必其能耆定如此也。而光武之规模弘远矣。

[/COLOR]

至于隋文帝,夺江山后怎么处理这和成就无关,处理孤儿寡妇好象也和成就没关系吧,隋朝灭亡长短这就更不能说明什么了,一来隋朝灭亡是隋炀帝的事,和文帝没有关系,假如宋太祖之后太宗胡闹,那只怕宋朝也和五代一样短命,二来秦朝也是二世就亡,但是谁能说秦始皇不是千古一帝呢.

还说没关系,三世而亡恰好是杨坚选错了接班人,选了杨广这个蠢材,选个好接班人这难道不该算成就?[COLOR=blue]

陈叔宝也是我们现在看起来脓包,但是要是在那个时代,南北朝对峙多年,南朝自然有自己的实力,突厥也不是一个雁门关就能挡的住的,隋文帝对这两个对手打击文武皆下,显得很轻松,才使得我们认为这两对手很弱.其实宋朝对付那割据小国,各个击破,比隋朝对付统一的南朝,要容易多了,至于契丹,在还没一统的柴氏手里便胜之,宋朝以南方和中原都已经统一之势却还不能克之,已经很丢脸了,当然,我认为这是太宗的关系,和太祖关系不大.

南朝到了陈朝时,已经没什么实力了.连湖北上游都被隋占了,陈还有什么了.隋伐陈,从起兵到获胜才3个多月,而北宋消灭那些割据势力用了16年,北宋刚从后周得到江山时,疆域可远远小于从北周手里得到江山的隋.谁易谁难,一目可见.还说杨坚比赵太祖强.

[/COLOR]

我认为隋文帝高于宋太祖的最大一点便是制度,科举等一系列制度比宋太祖的杯酒释兵权,强干弱枝,重文轻武要有效的多.

宋太祖对后世的影响是非常大的,不仅仅是不杀大臣,从宋开始,就再也没有权臣能篡位了,这难道不是赵宋的功绩?[COLOR=blue][COLOR=blue][/COLOR]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