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证明自我及其他之膝盖受伤 -- 大西洋14

共:💬8 🌺41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原创】证明自我及其他之及其他

引起我动写此文想法的是河里的一篇老帖子:“刘翔的无辜和体委的邪恶”(本文只就前半部分说几句,无涉后半部分),一直犹豫写些啥,如何写,最近姚明腿再次受伤,甚至影响他今后的篮球生涯,终于催生了本文。

刘翔因脚伤,在已经走到起点后,最终退出比赛,引起网上几乎一边倒的攻击,其行情一落千丈,相关广告商纷纷与其解除合同,颇有点儿落井下石的架势。

本人不同意一味极端的攻击,更反对使用谩骂的语言,在编制我的小围脖时曾说过几句,这里多说点儿。

刘翔确实是无辜的,运动员受伤退出比赛是很平常的事,无需上纲上线。但另一方面,在运动员恢复期间,对其今后的发展更不能盲目乐观,这点我觉得尤为重要了。盲目乐观的结果很可能是更大的失望和随之而来的更恶毒的谩骂。

面对运动员因伤而成绩下滑,窃以为应以科学的平常心对待之:承认现实,顺其自然。

本人比较相信一个体育运动理论,只是不知道现在这个理论是不是已经过时了,那还是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末出现的。当时国内有位短跑名将陈家全,1965年在第二届全运会上百米跑出了10秒的成绩(手计时),平了当时的世界纪录,轰动一时。记得好像因为是国内比赛,我国的奥运会位置也还没有恢复,所以国际田联未承认陈的纪录(后来承认没承认不知道)。

当时世界范围内跑出百米/10秒成绩的有四、五个人,有过一场争论,人类能不能突破百米/10秒大关?一派认为:百米/10秒并非人类极限,条件是,一生没有任何伤病,只要出过一点问题,就无法突破,而运动员是不可能不出伤病的,所以这个极限很难突破。

现在看来,这个理论是错误的,因为飞人博尔特已经跑出9.58秒的成绩。不过那个理论的基础我认为还是正确的,伤病对成绩的影响的绝对的,博尔特能跑出9.58秒的成绩与人类身体总体素质的提高应该也有很大关系。

好了,回到刘翔的问题,刘翔在广州亚运会以13.09秒的成绩夺冠,又引起了众人对他重回巅峰的热盼。我想还是降降温好些,还是不要盲目乐观,虽然他此次的成绩只比他当年创纪录的12.88秒少了0.21秒,但这区区的不到半秒的时间也不是好追的。

盲目乐观带来的是更大的失望,这样的例子已经不少了,前有朱建华(好像因为训练不科学导致不能再跑),后有赵蕊蕊(号称玻璃美人,一碰就伤),现在又加上了姚明(绝无小看之间,对所有运动员的艰苦训练总是充满敬意)。姚明可以说是典型,自从第一次受伤后,每个恢复期众人都给予极大的期望,但每次宣布恢复之后,赛不了几场即又受伤,直到此次承认有可能结束篮球生涯(仅指场上比赛,有可能做与篮球有关的事业)。实际上,众人的期望也是一种压力,而压力不仅仅是动力,也有可能变成真正的压力。

我的那篇拙文《生命在于不动》等到不少河友的回帖,大部分觉得我说的有点儿道理,在这里感谢了。我知道,就是那些同意我说法的朋友大部分也是参加体育锻炼的,实际上我也不是完全排斥运动,我所反对的主要是激烈、有危险的运动,散步、打太极还是不错的。

最后想说的是,善待自己的身体,关注自己的健康,每天都开开心心、快快乐乐的活着。一个保持着健康心理、生理状态的人,也必然是一个善待他人的人。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