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飞腾的火焰-萨珊波斯四百年(不定期填坑) -- 赫克托尔

共:💬905 🌺5014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原创】第3季 多事之秋 第11章 反戈一击

公元293年,是西晋惠帝白痴司马衷的元康3年,肇始于291年的八王之乱正逐步走向高潮,中华大地群魔乱舞,为日后的五胡乱华提供了天赐良机。在萨珊、亚美尼亚、罗马的三国演义棋盘上,各番大戏也在热火朝天的连台上演。

罗马帝国方面,除了传统的外敌之外,内乱依然不断发生。西北非洲的阿特拉斯山区(Atlas Mt.),一个名为Quinquegentianae的山地民族起兵造反,在今突尼斯、阿尔及利亚、摩洛哥所在地区作乱。东北非洲的埃及,被一位名为阿喀琉斯(Achilleus)的叛乱者,搞得鸡犬不宁。更严重的威胁在帝国最西北的不列颠岛,此前的286年,原帝国西北舰队司令官卡劳西乌斯(Carausius),在击破了数次日耳曼人的海上入侵后,因与西部皇帝马克西米安争夺战利品时产生争执,就仗着自己的海军优势,在不列颠岛上称帝自立。随即利用制海权,把高卢北部沿海地区也纳入了自己的势力范围,其形势很像当年被奥勒良灭亡的高卢帝国。这个所谓的不列颠帝国,是史上第一个以不列颠为核心地区的帝国。其首都设在当时的不列颠首府约克城,211年塞维鲁皇帝就病逝于此。293年,卡劳西乌斯被他的首席财务官阿勒克图斯(Allectus)谋害,后者成了第二任不列颠皇帝。为了剿灭这些叛乱分子,罗马的四位皇帝,忙的四爪朝天,不亦乐乎。

亚美尼亚方面,国王梯里达底三世,利用罗马与萨珊的重重矛盾,成功实现了复国,无论如何,他都可以算一个成功人士。不过亚美尼亚的形势是脆弱的,新任皇帝泥涅师完成了一番内部整合后,企图复现祖、父荣光,向臣民们展现自己的卓越才能。296年,泥涅师背叛盟约,与当年的盟友梯里达底三世翻脸,起兵征讨对方,企图再次吞并这个复国不久的王国。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 伽勒里乌斯的胸像 ======

对于泥涅师的背盟,政坛老油条戴克里先并不感到意外,他派自己的女婿、养子兼继承人,东方副帝伽勒里乌斯率军出征萨珊帝国,准备来个围魏救赵,直扑萨珊本土以解救得之不易的附庸国亚美尼亚;他本人坐镇安条克,充当后援组织后勤补给。这个人事安排颇耐人寻味,按四帝的地盘划分,伽勒里乌斯的地盘在巴尔干,与萨珊帝国根本不接壤,主要敌人是北方的日耳曼人和萨尔马特人,对萨珊作战应该是戴克里先的职责。基督徒史家拉克坦提乌斯 (Lactantius, 约240~320)认为,这是因为戴克里先贪生怕死,唯恐落得当年瓦勒良的下场,故而派伽勒里乌斯做替死鬼。不过,考虑到戴克里先曾严厉迫害基督教在内的非罗马传统宗教,拉克坦提乌斯的说法可能是故意贬损老戴。

就这样,自283年卡鲁斯父子大举入侵萨珊以来,又一轮罗马-萨珊全面战争爆发。伽勒里乌斯率领他的来自日耳曼前线的百战精兵,雄赳赳气昂昂的跨过幼发拉底河,向东进发。听说罗军来袭,泥涅师率领主力离开亚美尼亚战场南下。赢得了两次小规模会战胜利后,罗军将士们一致认为,萨珊君主及其军队软弱无能,早已不复沙普尔一世时代百战百胜之勇。不可一世的伽勒里乌斯行至要塞卡莱附近时,遇到了早已恭候多时萨珊大军。这片黄沙遍地、地形平坦古战场,正是当年克拉苏全军覆没的所在。30多年对罗马没有胜绩的萨珊军队,怀着一雪前耻的高昂斗志,对轻敌冒进的对手,发起了全面而猛烈攻势。关于这场会战的过程,史书上没留下详细记载,其结局却很明晰,就是副帝陛下全军覆没、仅以身免。泥涅师很可能用了重骑兵中路突击,轻骑兵两翼齐飞实施远程打击并伺机冲击的传统战术。这个打法固然传统,但在开阔平原上,对付机动性差、缺乏有力骑兵的罗马军队,还是非常有效的。

这位狼狈的副帝,为了在岳父戴克里先面前保持体面,特地在返回安条克之前披上紫袍,梳洗打扮得干净利索。伽勒里乌斯行至安条克城外数里地时,遇到了在那里迎接他的戴克里先。老戴也是浑身盛装,穿丝戴金,高踞于豪华的皇家战车之上。面对步行行礼的副帝,老戴没有邀请这位倒霉女婿上战车,而是驾车向安条克城狂奔,让车下的女婿,以堂堂副帝之尊,身披紫袍撒丫子跟着自己跑了几里地。老戴以这种方式,宣泄对女婿的不满,并借以向世人宣示,副帝再尊贵,也只是他的一介臣仆而已。话虽如此,东方问题还得解决,老戴及其女婿,只得拆西墙补东墙,从伊利里亚(Illyria, 阿尔巴尼亚)、莫西亚(Moesia, 保加利亚)等地,抽调本来用于防御日耳曼人的精兵强将来东方,孤注一掷的准备第二次东征。

298年初,伽勒里乌斯率2.5万罗军二次东征,在他的军中,有2位军官值得一提。年龄较小的名叫君士坦丁(Constantine),是西方副帝康斯坦丁乌斯的儿子,他日后以【君士坦丁大帝】闻名于世,这个青年更多的时间是做为人质留在戴克里先的宫廷中,眼下他在伽勒里乌斯手下担任财务官。年龄较大的叫做李锡尼(Licinius),他是副帝陛下的心腹爱将,15年后李锡尼娶了君士坦丁的妹妹君士坦缇娅(Constantia)为妻,并与君士坦丁联合签署了《米兰敕令》(Edict of Milan)。这次东征,伽勒里乌斯没有走上次的老路,而是向东北方向的亚美尼亚山区进发。崎岖的山地,正是克制萨珊骑兵,发挥自身步兵优势的法宝。同年,亚美尼亚国王梯里达底三世去世,他的侄子梯里达底四世登基,这个权力交接过程不详,笔者猜测可能是由于梯里达底四世更听罗马人的话,而被入境的罗军推上宝座的。

听说罗军再来送死,泥涅师报以轻蔑的微笑。此前的卡莱战役,是埃德萨战役以来,萨珊第一次对罗马大捷,消息传来举国欲狂,苦盼明君20多年的军民们一致认为,泥涅师是带领帝国中兴的明君圣主,一些参加过埃德萨战役的老人纷纷掩面泪奔,高呼太宗回来了。为了彻底让罗马人对亚美尼亚彻底死心,信心满满的泥涅师率领包括战象在内的强大军队北上,准备以一场辉煌胜利,为自己的功劳簿上再添上浓墨重彩的篇章。

面对这两支来自异国的军队,显然亚美尼亚人对罗军更加欢迎,他们不仅箪食壶浆的热情款待罗马人,还为罗军提供了宝贵的情报。这样,同在大山中转悠的伽勒里乌斯,远比对手泥涅师要耳聪目明,他的军队以步兵为主,其机动性和行军的目的性都比对手强。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 卡莱、萨塔拉两次大战示意图 ======

经过一番兜圈子,伽勒里乌斯终于寻找到敌军主力的确切位置,泥涅师及其大军正在萨塔拉(Satala)附近的山谷宿营。得到情报后,罗马副帝立即率领全军对萨珊大营发起突袭。毫无准备的萨珊军队,被突如其来的打击打得晕头转向。人不及甲、马不及鞍,根本无法组织其抵抗,准备用来冲击罗马步兵方阵的战象,有的成了战利品,更多的则受到惊吓而撒足狂奔,在军营里踩死无数萨珊官兵,造成了更大的混乱。这片小小谷地,成了对萨珊军队的屠宰场。这一次裸奔的杯具男主角,成了泥涅师,而且他还很可能受了重伤。在少量忠勇护卫的保护下,他才突出重围,逃离战场。这一战,罗军不仅大获全胜,获得的甲胄军姿堆积如山,不可胜计,他们还有意外收获。罗军在泥涅师的大帐中,俘获了以萨珊皇后Arsane为首的一大批皇妃、女奴,泥涅师的姐妹、女儿和几个儿子也赫然在列;另有一批萨珊的高官显贵也同时被俘。这是自从帕尔米拉国王奥登纳图斯俘获沙普尔的妃子们以来,再一次萨珊宫廷成员被俘,但这次战俘的数量和质量,都远远超过前次。如果说泥涅师带着后妃、姐妹、儿子还可以理解的话,他带着女儿们就很令人遐想了。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 伽勒里乌斯拱门上的浮雕,伽勒里乌斯大战泥涅师的英姿 ======

大获全胜的伽勒里乌斯开心极了,他终于一雪前耻,可以在戴克里先面前扬眉吐气了。此战之后,他率领大军离开亚美尼亚,攻占两河北部重镇尼西比斯,经阿狄亚贝尼、米底,沿底格里斯河南下兵锋直逼泰西封。不甘寂寞的元老院,及时给他送来勋号【对波斯人的胜利者 大获全胜,对亚美尼亚人的胜利者,对米底人的胜利者,对阿狄亚贝尼人的胜利者】(Persicus Maximus, Armeniacus, Medicus and Adiabenicus)。萨珊皇后Arsane以下的高贵战俘们,则是重要的人质,他礼数周到的将这些人送交坐镇安条克的戴克里先,老戴把他们安排到安条克城郊的达芙妮(Daphne)居住。这个地方上文提到过,是以仙女达芙妮命名的的,270年代奥勒良灭芝诺比娅时,曾在这消灭一股帕尔米拉军队。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 电影《波斯王子—时之沙》中的萨珊后宫。美女们的打扮、表情和体型,让我很不厚道的想起《Playboy》 ======

再说被打得裸奔的泥涅师皇帝,他逃离战场后,一面搜罗残兵败将组织抵抗,以延缓罗军南下,一面派大臣阿弗拉班(Aphraban)求和,并请求伽勒里乌斯释放他的后妃儿女们。一见到罗马副帝,伶牙俐齿的阿弗拉班便以诗情画意的语言,向对方做了一番精彩陈述:

罗马与波斯的人民呀,都清楚意识到,我们其实是人类的两盏明灯,抑或一个人的双眼。

我们都在缀饰对方的光明,不应以怒兴兵而妄图毁灭对方。

乘人之危绝非美德,即使一时得逞也难保后人不冤冤相报。

陛下您不该认为吾皇脆弱不堪,虽然您已大获全胜。

吾皇现已退让,却并不比历代先王更低一等 ……

说完这些之后,阿弗拉班转入正题,希望伽勒里乌斯释放皇后等妇孺,以此来展现副帝的正直、仁慈与宽厚。勉强听完这些鸹噪,伽勒里乌斯大发雷霆,以至于身体微微颤抖。副帝说,波斯人从不值得怜悯,也不配获得人道对待。当年被俘的瓦勒良是如何在议和过程中被俘的,事后年迈的他为何未被释放?副帝又说,他会归还泥涅师的妇孺们,但不是现在。

之后伽勒里乌斯继续南下,据说还攻占了泰西封,但即使如此,也没有劫掠泰西封的记录。而一再失利的泥涅师,虽然不断求和,却仗着帝国幅员辽阔,东躲西藏并未完全屈服,绝不接受亚美尼亚那样的罗马附庸国地位。对罗马来说,抽调多瑙河前线的边兵劳师远征,萨珊的边事不解决,会给北方日耳曼蛮族提供入侵的可乘之机。为此戴克里先皇帝亲临尼西比斯,经过与伽勒里乌斯的一番磋商,同意了泥涅师的求和请求,并派遣文官普罗布斯(Sicorius Probus)作为全权代表去见泥涅师。由于人质在对方手中,泥涅师根本没有讨价还价的能力与余地,只得全盘接受对方的要求。

299年初,双方三帝在尼西比斯见面,这是瓦勒良与沙普尔在埃德萨见面以来,第二次双方皇帝面对面。大家签订了《尼西比斯条约》,条约主要内容有4条:

1. 萨珊帝国割让底格里斯河以西的五个省份给罗马帝国,底格里斯河成为两国界河。这五省为:Intelene, Sophene, Arzanene, Cordyene, Zabdicene,在今土耳其东部和伊拉克北部。

2. 萨珊帝国割让阿卓佩蒂尼的Zintha(确切地点不详)给亚美尼亚。这样亚美尼亚获得了里海出海口,遮断了萨珊与外高加索国家的联系。

3. 萨珊承认高加索伊比利亚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实则伊比利亚成了罗马的附庸。

4. 尼西比斯割让给罗马帝国,并成为两国交涉的固定地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 公元300年左右,《尼西比斯条约》之后的外高加索形势 ======

条约签字并生效后,罗马人归还了手中的萨珊皇后、妃主、王公等战俘;戴克里先将第1,第2亚美尼亚军团(Armeniacae),第4,第5,第6安息军团(Parthicae)部署在东方前线,负责对萨珊帝国的防务。戴克里先及其女婿伽勒里乌斯,成了亚历山大-塞维鲁以来,第一位和第二位从东征萨珊战事中,全须全尾回国的罗马皇帝,他们终于打破了东征皇帝必死的魔咒。

《尼西比斯条约》是萨珊建国以来,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太祖太宗的脸面,都被他丢尽了,即使是巴赫兰二世都没如此丢人现眼。泥涅师的人气一下子跌到冰点以下,举国上下舆论汹汹,异口同声的认为他是个不称职的君主,还不如找块从中国进口的名贵食品—豆腐,一头撞死算了。

欲知泥涅师如何应对眼下的困局,请看下一章《徒呼奈何》。

=======================================

ps: 这几天找《天空战记》,发现《圣天空战记》(The Vision of Escaflowne)是个非常棒的动画片,尤其是配乐极好,是由菅野洋子、沟口肇执笔,领衔声优是坂本真绫。后续出的电影版不如电视版,音乐还不错,但有喧宾夺主之嫌。建议大家看电视版,有 26 集,情节就不说了,否则就没意思了

下面是主题曲,由菅野洋子谱写的管弦乐曲《Dance_Of_Curse》,合唱不断重复的词是【Escaflowne】

[MP=320,240]http://upabxw.bay.livefilestore.com/y1pwfo9VnESw8QtQp9d491MZWI7dRehI9CfKefmnz9moOfekz8U_-OrV5ixzw8kHZwIGXRXw2DzRHmXeQJ7JK0UZB-EMrIcRYY1/Yoko_Kanno_--_Escaflowne_Dance_Of_Curse.mp3?download&psid=1[/MP]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