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担忧】高铁要脑子清醒,活下去 -- didadi

共:💬91 🌺263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这种公共工程自身亏不亏真的不要紧

我并不清楚兄台提及的这项工程的建设背景,自知没有什么针对性的发言权,还请见谅。

【利率】一般来说,在银行规模许可的背景下,这种带有公共工程性质的项目,如高速公路,如桥梁,如高铁,都会执行较低的利率报价。比较同期人行基准利率,在规模较紧的时候报价不会上浮,在宽松的时候报价会有所下浮。但是银行考虑综合收益,并不单单依靠利差(贷款利率VS内部资金成本率),还附带有手续费、财务顾问费、项目资金沉淀(存款收益)、以及各种结算方式等等中间业务收入。这样总和加起来,大概会使得该笔贷款的综合收益达到比较“说的过去”的水平。

【可研】每一个项目,特别是这种固定资产建设项目,必定有很详尽的可研报告。报告上面一定是基于现行的可被监督的成本以及收入预测数据,来得出种种财务指标。这些指标一定是具备说服力的,也就是给阅读者(利益相关者)带来项目可行的强迫性印象。银行信贷的工作之一,就是审核那些相关背景、推敲那些数据基础、复原并推演整个测算过程。一切合规合矩的话,即便是流于形式,项目审批也必须得到“过得去”的指标数据。因此,尽管我没有看到本楼所讨论的那些高铁项目的测算,但是我还是相信一定有“良好”数据在支撑。

【亏不亏】说实在的,这种公共工程自身亏不亏真的不要紧。磨刀不误砍柴工,而砍柴的收益,比照当前的测算与归集方式,大多时候是不会算到磨刀的项目身上,可是,谁又会不知道不承认不面对这之间的逻辑关系呢?

【题外话】我个人总觉得这么多年“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或者“算细账”或者所谓“精明”,一方面固然某种程度上开启民智维护利益,另一方面也会让我们的格局越算越小。换句话说,算盘越打越小,棋局越下越大。当然这话也多有偏颇,并不是绝对的。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