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继续代理政委 -- 达雅

共:💬80 🌺1074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继续代理政委7:从蛮夷到华夏

意识形态的基本问题,就是回答“什么对我们是有利的”。这个问题又可以分成两个子问题,一个“我们是谁?”,另一个是“怎样是有利?”。两个中间,“我们是谁?”逻辑上居先,虽然实际中这两个问题是搅在一起的,因为人们总是会搞“屁股决定脑袋”,常常会因为“怎样有利”而变更对“我们是谁”的判断。但是不管怎么说,“我们是谁?”还是应该先解决。

对于“我们是谁?”这个问题,需要兼顾两个方面。一方面,需要相对明确地区分“我们”和“他们”;另一方面,需要留出一个空间,使得“他们”能够变成“我们”。有了这两点,“我们”的阵营才能明确,“我们”的群体才能逐渐扩大,从而“我们”的力量不断壮大。力量归根到底来源于人么。

相应于这两个方面,就有两种不同的错误。第一种是,模糊了“我们”和“他们”的界线,搞得人人都是“我们”其实也就人人都是“他们”,“我们”团结不起来,阵营不能明确,依靠谁反对谁不知道。这是美国正在犯的错误。美国对成为“我们”的要求是很宽松的,入籍就完了,事实上拿到绿卡基本也就成为“我们”了。这样做的结果就是,很多人绿卡拿了甚至籍也入了,但是并没有成为美国的“我们”,该干啥还干啥,急了就开飞机撞大楼。最后搞得连要不要搞民族大熔炉都成问题了,亨廷顿老先生死不瞑目地问:“我们是谁?”

另一种是历史上犹太人犯的。犹太人这个民族也有好几千年的历史了,但是就是搞不大,总是少数。而少数又总是容易被别人屠杀,屠杀了就更少数。犹太人几千年还存在,实在是不容易。但是这种不容易其实很大程度也是自找的,因为历史上犹太人对“我们”“他们”的尺度卡得太严,这不行那不行,结果很多犹太人的孩子搞着搞着就成了“他们”了,而“我们”的补充就只能靠犹太人自己生。本来人就少,生出来的孩子还有一部分成了“他们”,所以犹太人就总是少数。

与这两种错误相比,中国人的处理方式就非常之高明了。早在春秋时代老祖宗就搞“华夷之辨”,搞到战国,楚国这个当初的蛮夷就成了华夏了。搞到司马迁那时代,匈奴这个死对头也成了黄帝苗裔,几百年后匈奴人刘渊居然高举起了“我们是汉朝外甥”的大旗。五胡乱华,匈奴、鲜卑、羯、氐、羌,几百年搞下来,都大融合了。这种融合一直持续到当代,五十六个民族正在重新熔铸为一个中华民族。

这中间的原因就在于,中国人同时兼顾了两个方面。一方面,“华”和“夷”的区别是存在的,“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另一方面,“从夷变夏”经过长期努力又是有可能的,“诸侯用夷礼则夷之,进于中国则中国之”。中国人给“他们”成为“我们”预留了一个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空间,而在这个努力的过程中,一代又一代的“他们”就成了“我们”。

而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个方面的领先是一个决定性因素。夷狄们之所以要舍弃自己的那一套改用华夏的,根本原因是华夏的东西好。农耕比放牧生活更稳定,丝绸比羊皮穿着更舒服,登基做天子搞郡县制比左右贤王统治效率更高,诗词书法这种高雅的玩意更是闻所未闻。于是一个个蛮夷族群在进入中原之后眼界大开,迅速领悟到中华文化的先进性,一旦尝试就食髓知味离不开了,于是就学着中华定都城创文字读历史学唐诗,然后努力往黄帝苗裔里面挤,同时也自有审时度势的文人出来帮忙论证人家本来就是。最好再来一场共同抗击外部敌人的战争,就像抗日战争那样的,共同流血牺牲保卫中国,打完了大家就不分彼此都是中国人了。中国人的祖宗自然都是中国人,于是我家祖宗忠于大明被你家满清祖宗砍了脑袋的事情也就可以作为中国人民内部矛盾一笑泯恩仇,大家都是华夏没有了蛮夷。

通宝推:玉垒关2,唵啊吽,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