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国内职业教育的一些现象。 -- 坐言起行

共:💬35 🌺239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您的观察更贴近真实情况了, 我也接着说说。

您的观察更贴近真实情况了, 我也接着说说。

您指出了这类职业学校的一系列问题。 学生资质低下,学校唯利是图,社会就业不足。 由此可以看出一份隐忧。 那就是国家每年每人1500元的补贴不仅没能培养出合格的劳动力,反而得到了一个受训练过的无能力,却有企图心的底层人。

既然明确了这是个全国范围内执行了三五年的补贴,我就来谈谈对它的理解。 主贴里提到的用国家补贴,市场分配来培养合格的劳动力大军,是我理解中这个政策阳光的一面。

怎么样使它的作用偏向阳光一面,我认为有这么几方面。

首先职业学校在教育体系里要找到它合作的上下游。 延续近三十年的千军万马挤高考独木桥现象,就是因为在很长时间段里,这是底层上升的唯一通道。 好初中-重点高中-好大学-好单位,好职业... 这是一个完整的链条。 沿着这条道,不保证你成功,但至少有可能成功。 而职业教育要想更多实现它的阳光性定位,也必须要有这么个链条。 职业学校定向的初中 -- 明星级职业学校 -- 报酬优惠,机会多的企业。 生源差,如你所说是上不了高中、大学后被学校放弃了。 这是因为这些学校的资源配置目的是大学高升学率。 当一批初中以为职业学校提供合格生源为目的后,问题应该缓解不少。

而职业学校唯利是图,找来学生三五个月就送走,补贴却拿全年甚至多年的问题,属于违规操作。 我估计在过分的地方应该还会有学校招空头学生, 补贴给学生一部分,学校留一部分。 原本该学生享受的补贴被学校刮入腰包 。 有利益的地方就会有人乱来。这个只能靠规范补贴分配“市场”来缓解。 比如说按每年就业人数和就学人数来决定补贴发放额。 学生不就业,学校不许拒绝免费复读。 培养职业学校里的重点学校...

对于最后一条, 从职业学校毕业,却无技能,无岗位,影响社会稳定的问题, 我倒不担心无技能这一条。 因为如你所说,如果社会上真有那么多高薪岗位,会有海量的人力物力自动集中过来解决这个问题。 需求得不到满足,可能的原因是渠道不通畅。 现在有了获得技能的途径,那么实际上职业学校学生不学习,无技能的原因,其实有一部分是因为这个群体感受到了就业机会的稀少,所以不耗费精力资源学习的结果。 而这也无损于这类职业学校补贴政策的另一个目的。

河里曾经有人谈到过所谓不体面的福利制度。 福利制度的问题之一就在于无法控制受益人群,也无法控制受益人群使用福利的方式。 由此有人提出不体面福利制度,就是说保证最低生活水准,却让接受福利者不舒服,无法长期呆在这个状态。 国家补贴职业学校这一手段就很有点这个意思,更进一步的是这个福利的发放手段是通过“市场”--也就是职业学校对补贴的争夺来实现的。 市场可以算目前配置资源最有效的手段, 只不过市场觉得“最好”的配置目标不一定会是设计市场者心目中的目标。

我感觉这个政策有最坏的打算那一面,那就是将最富冲击力破坏力的劳动力用1500元的补贴暂时约束在劳动力市场外。 一般来说,劳动力不可储存,也很难保质。 大量靠补贴运转的职业学校,其实可以算做劳动力的保质器,缓冲器。 这方面的规则设计,操作手段,整个社会都未必有多少经验。 但个人来看,这个补贴职业学校的手段很有意思,无论是阳光性目标还是阴暗性目标都很有实际的意义。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