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我所经历的豫东平原的葬礼(一) -- 方解石

共:💬64 🌺205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我所经历的豫东平原的葬礼(四)

下葬头天,这天的白天,还要把棺材上漆。棺材下面,在接近头尾各三分之一长度的地方,要锯一个豁口,这个原理我不知道,不知道是礼节还是实用的需要。但是据我观察觉得多半是个礼节。具体为啥有那个,我也不知道。

这天还有一个工作,上午逝者的子女要去给村里各家来帮忙的人磕头,请对方来帮忙。什么话都不用说,你到人家门口一跪下,人家就知道是干嘛来了。去磕头是不能进院子的,因为死了人总是不好的事情,不能把晦气带入别人的家。

棺材内里,四面和底是钉好的红布,而棺盖内是蓝色布,应该是代表天吧。至于为何用红布钉棺里,我也不知道。

晚上的宴席,对于来吊唁的一些人来说是重头戏。其实白事来的客人并不像红事那样大部分是有直接的利益关系的,很多人可能连逝者都不曾见过。但是,这种礼节是要有的。在逝者家人来说,白事的宴席一般是草率对待即可。这操办不过是敛财,以收回逝者过去在世的时候送出去的钱。当然,来的人还是有很多比较亲近的亲戚的。若逝者家属特别认真,感情真挚,则另当别论,宴席也会不错。

宴席一般是请人来做的,洗刷类的事情,自家人多少要承担点,吃剩下的菜,也不会浪费,要回收留着,是喂猪还是热了自己解决,那就不一定了。

宴席一般是落黑的时候开始,大概半小时到一小时后结束。白事的宴席是比较快的,因为不能说笑划拳。但是是有特例的,倘若这家去世的是年纪很老的人,都八九十了,则被称为喜丧,宴席上可以划拳猜枚。但是这绝不意味着孝子贤孙可以减弱他们的悲伤之情。

由于第二天就要入土,这天晚上还有几项工作,一个是掘墓坑,至宴席完成之后逝者的子女要去村里找人掘墓,是要给掘墓人磕头的。家族的墓地,一般会给每个人留出空间,在哪里是谁的位置都要留好,深度也要掌握好。坑是长方形,略大于棺木。

另外一项工作,是晚上亲人和子女要出去到路口烧纸,并哭丧。过去是要跑出去哭三次,每次的程序,是要走到路口,然后回头跪拜,并大声哭,同时别人要烧纸。现在的程序是只哭一次。一直走到下葬的地方的最后一个路口为止。这样做的目的是引导逝者的灵魂,让他们能顺利找到地方。过去三次,其中包括一次是拜庙,要去本村的土地庙那里报到,现在各个村子土地庙都拆了,自然这一章就取消了。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