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嫁给太监续集 [全文完] -- 萨苏

共:💬307 🌺331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续十

元隆顾绣的开张,是第二年的事情。因为夏一跳和仲恺公说,要给我一年的功夫,我的想法是如此这般这般如此,这。。。得一大笔投资。

仲恺公听完,问他身边的总经理李子彬先生,老李,你看行吗?

在天津的商界,孙李被誉为黄金搭档。

李子彬先生,商界人称李二爷,学徒出身,出身贫寒,精通业务,靠才干做到总经理的位置,遇事考虑周详,人称“举轻若重”,而仲恺公则不懂经营不看帐,唯敢用人敢拍板且用人必准拍板必成,人称“举重若轻”。

要做事,大体有了一个举重若轻的明白当家人,一个举轻若重的细心宰辅,肯配合作事,便不想兴旺也难。大到开国毛泽东与周恩来的合作,小到成功家庭中的夫妻,无不充满这样的例子。

李子彬在元隆暂露头角的时候,颇有人担心他会被人家挖了墙角,就提出来给他增加股份,或者让他签一个十年契约等等的办法。仲恺公却自有看法,他说我给股份,人家给得更多怎么办?定契约更没谱,买得了人,买不了心。那怎么办?仲恺公说简单,我和他作儿女亲家吧。

什么叫举重若轻?一对新人拜天地,就锁住了精明干练的李二爷,李子彬先生再无二心,一辈子对元隆忠心耿耿,照我外祖母的说法,他一辈子出门去铺子里的时候肯定比太阳早,从铺子里回来的时候,那又肯定比月亮晚了。

老太太怎么知道得这样清楚呢?因为,那对新人,正是萨的外祖父和外祖母,这个“政治联姻”,萨的外祖父比外祖母小好几岁呢。

这一次,听的仲恺公问他,李子彬先生沉吟半晌,翻了账目,琢磨来琢磨去,跟仲恺公说 ?C 有杀无赔,我们作军装生意正好赚了一票,放在银号里也生不来多少利息。投资虽然大,这一行的利润也着实高。照老夏的招儿办,就算我们拿了这一行的生意人家马上学会,一年之内也没法和我们争,老夏的招儿啊。。。

我替他补齐 ?C 非太监不能为也。

孙四爷当场就拍板了。

这北京其他的刺绣行多少听得了些风声 -- 好像元隆要做这一行生意,人家也不傻,就偷偷的打听,发现这元隆的招数透着邪性。

元隆显得雄心勃勃,招了十几个心灵手巧的小姑娘作绣工,条件是都要十二岁,没婆家。那时候的北京女孩子从小学习女红,找到精通刺绣的并不困难。但是元隆居然和人家定死契,说第一年学艺,包吃包住,但是不能随意回家,以后五年不许出嫁,都要给元隆干,到十八岁头上元隆给补贴嫁赀。专门有一个院子是给小姑娘们住,招人的时候,夏太监居然还找了个老中医,说是要先诊脉,看合不合干这个,弄得神神秘秘。把人招好了,又招小丫头,一个伺候一个。

几位绣行的老板聊起这事儿来都乐,说夏一跳就是太监,这哪儿是要开刺绣行阿,是要给皇上选秀女呢。看这年龄,十二岁那手艺哪能比我们行里师傅的手艺呢?我们这儿的师傅至少都干了七八年的。五年不许出嫁?这不是当绣工,这是当宫女吧?还招小丫头伺候,嘿,要不要招太监阿,哈哈哈哈。

开始有人还防着夏一跳有什么新鲜手段,后来听说有的女孩子家里人去骂街,说选得不公,女孩子手艺绝佳,愣给刷下来了,还说当家师傅是宫里的臧四娘,大伙儿就放心了 ?C 臧四娘的手艺不是早就废了么?都松口气,说夏一跳这是外行瞎胡闹。

等到第二年春天,几位老板可就乐不出来了。

那一年欧洲五国公使同时轮换回国,合伙订一批刺绣品作“来自东方的礼物”。各个绣行都想的这笔买卖,人家给出样子来,各家便按着要求把样品送去。

人家看完,说不用了,我们订了元隆顾绣的货。

阿?元隆凭这么抢我们生意阿?几位老板都急了,肯定是有人在里边捣鬼?瑞义成的赵老板和法国公使馆有关系,找熟人进去问,说怎么回事,这元隆打通的是什么关节?

人家说,没有,什么关节也没打。就是昨天,元隆来人送样子来了,说只要有比他们绣得好的,没二话。法国公使的太太把几个货样并在一块儿就说好,请来其他几位公使夫人,大家一致的挑出来,说元隆的比你们的都好 ?C 那上面也没有名字的,纯粹是人家自己评出来的,你还有什么话说?

哎。。。。?赵老板的嘴快咧到耳朵那儿去了。

元隆顾绣的牌子一炮打响。这之后,连着几档子买卖都是元隆顾绣一枝独秀,后来人家介绍东西的时候,都这么说:要买刺绣?XXX,XXX,XXX那都是漂亮极了,但是要买最好的啊,还是元隆顾绣。

送刺绣作礼品的,有几个是穷人阿,那要的就是“最好的”,这一行里,第一大碗的吃肉,第二啊,有白菜汤喝就不错了。

几位老板都急了,为了夺回这碗饭来,那是什么招都使了 ?C 有的重金礼聘有经验的老师傅,有的带着大洋到绣房去跟师傅们说 ?C 活儿干好了,当场赏钱,干不好,我们全玩完 ?C 就差说“打牌,你不行,打仗,我不行,长江防线拜托诸位啦”这样的话了。

甚至有的怀疑夏一跳用的是妖术,重招绣工,规定必须也全是黄花儿闺女。。。

不能说不用心,可是,货样放在一块儿,连几位老板都能看出来 ?C 那元隆的就是显得高出一截。 ?C 越是外行越看得出来,可是,好在什么地方,又说不出来。

赵老板是上心的人,他叫人买来元隆的货琢磨 ?C 这时候元隆顾绣的绣品价格已经很高了,因为它只有十几个绣工,绝不用外人,生产有限 ?C 结果就是生产的越少,价格越高。

赵老板看看手艺,并不觉得如何出奇,下令,用同样的缎子,同样的线,同样的花样 -- 烫线的蜡都给我买一家的,不信我玩不过他夏一跳。

别说,功夫不负有心人,东西到了,师傅们连夜就给赶出来。

赵老板看看,心里很高兴,的确,看着可以乱真了,元隆顾绣,不过如此么?

可是,等他兴冲冲的把这仿造的和元隆的原件放在一块儿,高下立见,自己的货看着就显得粗糙,那元隆的就透着精致,连颜色,似乎也是人家的艳丽些。

邪了。。。

[待续]

元宝推荐:雪个, 通宝推:为中华之崛起,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