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我的军旅生涯………一位志愿军180师老战士的传略。 -- njyd

共:💬16 🌺536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七、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一)

1950年10月,美帝国主义悍然发动侵朝战争,并把战火烧向鸭绿江边,直接威胁着祖国的安全。党中央毛主席及时发出号召,全国上下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运动。

1.向国境线开进

戎马倥偬,军情紧迫,我们正在四川眉山军训突然接到通知,停止训练,收拢部队,立即进行战时整编,准备开赴国防机动位置。

11月初,军机关派工作组来到营里帮助整编,宣布营部率一二连从62军序列整编为60军180师山炮营。接着我们按师的部署开始了部队行动的各项工作,召开动员大会,对年老体弱不适合部队工作的老同志进行了复员安置,送还借用的东西,与当地的干部群众联欢座谈告别,给新区的人民留下好印象。

中旬部队陆续开始行动,我们营从眉山出发,步行到成都附近乘汽车到宝鸡,再换乘火车开赴机动位置。临出发前,上级调我到营部任副指导员,并临时指定我和三连副连长XXX同志负责带领全营的一百多匹骡马徒步行至宝鸡,再乘火车开进。

留下步行的一百多个同志中,有一部分是国民党起义部队整编来的四川籍战士,他们留恋家乡,害怕出川,有些华北籍的老战士也想趁此次行动回家看看。经过动员教育,大家一致表示要出好川,行好军。一些没有见过火车的四川兵,听说到宝鸡要趁火车非常兴奋,特别是一些老战士表示要做出好样子,带好新同志,接受新考验,坚决按时到达指定位置。

这次部队出川是沿着川陕古道,欢送我们的是刚刚解放了的新区人民。一路上我们骑着马,唱着歌,出剑门,跨西域(诸葛亮设计的地方),过陈仓(韩信出汉中通过的栈道),翻巴山,越秦岭,途经这些古战场,使我们增添了不少历史知识。在翻越秦岭时,遇到大风雪,真是“雪花飞舞迷无路,冰凌如镜照前程”,我们在刺骨的寒风冰雪中前进,每个同志的身上都沾满雪沙,结满冰凌,仿佛像个穿着银色铁甲的骑士。经过十多天的行军,我们终于安全到达宝鸡。先期到达的司务长和一位参谋在此等候,听说部队到了河北吃的是粗粮,我们就在当地购买了一批白面带上准备过年。我们从宝鸡乘敞棚火车于1951年元旦前夕赶到了河北沧州归建。

部队到达河北,那里没有天府之国的秀丽,面临的是严寒和小米粗粮的考验。新年一过,一场大雪覆盖大地,给部队的行动带来不便,使一些四川籍的战士吃不消,不少人的手脚冻伤,我们营部有几个从未见过雪的四川兵小便都不敢出门,可是迎接他们的是老解放区人民的一张张笑脸,关爱着这些刚刚离开父母的娃娃们,是这些同志很受感动。在部队内部,同志们更像兄弟一样互相关心体贴,司务长和炊事班的同志们想办法改变口味,把小米干饭做成稀饭、菜饭,使这些不利的自然环境被良好的“人和”条件所溶解,同时这一恶劣的环境,对即将出国作战的部队来讲又是一个锻炼的好机会。

2.统一改装

为了适应出国作战,各部队都统一换上了苏式武器装备,我们营也淘汰了日、美、苏三种不同的火炮,全部改装成国产太原造75式山炮。增配了观测器材,调换了一批老的骡马,补发了个人生活用具,清理了带有解放军标志的物品,按志愿军序列统一了部队代号。根据新式装备和作战对象,开展了临战前的战术技术训练,特别是防空和夜间行军作战演练。组织部队突击学习常用朝语,如对长者、同辈、晚辈的称呼,问路和借宿等。此外,还抽调骨干参加英语培训,使战士们学会:缴枪不杀、志愿军优待俘虏等急用朝语和英语。真是临阵磨刀,不快也光,十多天的战前训练,成效十分显着。

3.出国动员

部队到达机动位置后,除了紧张的物资准备外,还抓紧进行出国动员。根据上级部署,我们主要进行了爱国主义、国际主义、革命英雄主义的教育,以及对美帝仇视、鄙视、蔑视的三视教育。同时,我们还开展了传统的挑应战表决心、入团入党宣誓、召开誓师大会等活动。不少战士还给亲人写信,决心要在出国作战中再立新功,为家乡人民争光。

通过深入细致的动员教育,使大家认清了美帝国主义的侵略本质,明确了抗美援朝就是保家卫国的正义行动,较好地解决了恐美思想,树立了敢打必胜的信心,极大地激发了广大指战员的爱国主义热情和战斗意志。战士们摩拳擦掌,整装待发。

我们于1951年3月中旬,冒着刺骨的寒风从冀中平原登上了军用专列,日夜兼程开赴祖国的边陲城市一一安东(现丹东市)地区集结待命。

部队一到集结地就进入临战状态。白天时有刺耳的空袭警报响彻上空,夜间灯火管制,轰隆隆的炮声不断从鸭绿江的对岸传来,整个边城都笼罩在紧张的战斗气氛中。

4.跨过鸭绿江

1 9 51年3月1 8日1 6时,我们从驻地出发,唱着志愿军战歌,雄赳赳,气昂昂地向着鸭绿江边开进。黄昏,我们踏上了鸭绿江桥头,回首向祖国母亲告别。然后,我们快速通过大桥,投入到伟大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斗行列中。 进入朝鲜国土,我们仿佛又回到了刚刚阔别一年多的战争年代,到处是弹痕累累硝烟弥漫的战场,虽然只有一夜之间,一江之隔,但和平与战争两者之间的反差多大呀!这些都是美帝国主义强盗犯下的战争罪行。

我们出国作战,遇到的是生疏的国土,听不懂的语言,特别是面对着现代化装备的美军作战对象,这些都是在国内作战中没有遇到过的新情况、新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去学习、去认识、去适应、去战胜。

5.入朝第一课

在朝鲜战场上,制空权掌握在敌人手里,白天敌机可以为所欲为,到夜晚才是我们的活动时间。如何对付敌机的空袭,就成为我们入朝作战中首要解决的课题。

我们是在夜幕下入朝的,天亮前部队就进山沟隐蔽宿营,为了防空烧饭不准冒烟,这可难为了炊事班,快到中午部队才吃到入朝后的第一餐早饭。夜幕降临,各路人马都开始向公路涌来,为了争取时间,各部队争先前进。朝鲜的山间公路很窄,人员、马匹、炮车、汽车常常堵塞,有些战士就是在各部队互相穿插行进的情况下跟错单位掉了队。

第二天晚上,我们行军到一个十字路口时,听到防空哨的枪声。紧接着一群敌机飞临上空,投下了一盏盏“天灯”,把附近地面照得通亮,我们第一次见到这个怪物,不知是什么玩意,有点紧张,紧接着就是敌机的扫射声,轰炸声,由远到近,凝固汽油弹的爆炸火光冲天。这是我们入朝后遭到的第一次空袭,凭着老经验,我们指挥部队就地卧倒,有的跑到路边树林中隐蔽,有的兄弟部队还吹起了防空号。一时间人喊马叫汽车喇叭响,行军序列混乱,兄弟部队的几辆汽车被敌机击中起火,把我们营的行军纵队分割成两段,我在营的后尾组织指挥部队,冒着敌机的轰炸绕道跑步通过,赶上了前面的部队。到了宿营地发现炊事班和卫生所的7个同志,还有一头驮着药箱的牲口没有到达,马上派人去找,在相距两公里的一个高炮阵地附近找到,当时正遇上敌机轰炸,两个炊事员和一个卫生员被炸身亡。这个卫生员叫岳XX,只有15岁,他还有一个叫岳XX的弟弟(14岁)在营部当观测员,都是国民党95军在四川起义整编过来的,兄弟俩天真活泼,能拉会唱,是营部的文艺骨干,大家都为他的牺牲而悲痛。

经过一段时间的行军,初步掌握了敌机空袭的一些规律和特点,特别是对照明弹的作用究竟有多大心中有了底数,原来有些同志对这个“怪物”有点盲目害怕,后来不仅不怕,而且还学会了利用它的照明作用加速我们的行军速度。更令人佩服的是我军一些汽车驾驶人员灵活机智地与敌机周旋,看到它俯冲时,汽车就来个急刹车或者一个急转弯,把它甩掉,他们就这样巧妙地利用敌机照明弹的亮光关灯开车,把一车车作战物资弹药送往前线。

从战争中学习战争,使我们较快地学到了一套对付敌人空袭的办法,保证了我们的部队按时到达集结地,为参加下一个战役争取了宝贵的时间。

6.初战告捷

4月22日,五次战役开始,第一阶段我们在中线铁原方向,这是我军入朝后的第一次战斗。战斗一打响我军很快就突破敌人的防线。敌人接受前几次战役失败的教训,凭着机械化装备的优势,逃跑的很快,我军各路突击部队猛打猛追,在敌人飞机、火炮的拦阻下,我们营一边用炮火支持步兵追击,一边紧跟前进,经过几天的追歼,直逼到议政府“三八线”附近,歼敌数千。初战告捷,对部队的鼓舞很大。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