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关于断代工程的部分解释 -- 纤纤淑语

共:💬27 🌺321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说点我的粗浅意见

我个人觉得,如果我们想通过古代历法来反推非常具体的历史年代,那么必须要设定前提。比如,当时的历法没有混乱,王朝内部使用相同历法。但这一条,恰恰很有可能是不成立的。

史记 历术甲子篇 有这么一段

太史公曰:神农以前尚矣。盖黄帝考定星历,建立五行,起消息,正闰余,于是有天地神祇物类之官,是谓五官。各司其序,不相乱也。民是以能有信,神是以能有明德。民神异业,敬而不渎,故神降之嘉生,民以物享,灾祸不生,所求不匮。

  少昚氏之衰也,九黎乱德,民神杂扰,不可放物,祸菑荐至,莫尽其气。颛顼受之,乃命南正重司天以属神,命火正黎司地以属民,使复旧常,无相侵渎。其后三苗服九黎之德,故二官咸废所职,而闰余乖次,孟陬殄灭,摄提无纪,历数失序尧复遂重黎之后,不忘旧者,使复典之,而立羲和之官。明时正度,则阴阳调,风雨节,茂气至,民无夭疫。年耆禅舜,申戒文祖,云“天之历数在尔躬”。舜亦以命禹。由是观之,王者所重也。

  夏正以正月,殷正以十二月,周正以十一月。盖三王之正若回圈,穷则反本。天下有道,则不失纪序;无道,则正朔不行于诸侯

  幽、厉之后,周室微,陪臣执政,史不记时,君不告朔,故畴人子弟分散,或在诸夏,或在夷狄,是以其禨祥废而不统。周襄王二十六年闰三月,而春秋非之先王之正时也,履端于始,举正于中,归邪于终。履端于始,序则不愆;举正于中,民则不惑;归邪于终,事则不悖。

  其后战国并争,在于强国禽敌,救急解纷而已,岂遑念斯哉!是时独有邹衍,明于五德之传,而散消息之分,以显诸侯。而亦因秦灭六国,兵戎极烦,又升至尊之日浅,未暇遑也。而亦颇推五胜,而自以为获水德之瑞,更名河曰“德水”,而正以十月,色上黑。然历度闰余,未能睹其真也。

里边有非常明确的一条,“周襄王二十六年闰三月,而春秋非之”,显然,孔子对周王室在襄王二十六年闰三月是不满的,而根据“周室微,陪臣执政,史不记时,君不告朔,故畴人子弟分散,或在诸夏,或在夷狄,是以其禨祥废而不统。”那么从东周以后,历法已经很混乱了。

所以,即使我们找到了典籍,典籍的记载也准确无误。那我们也需要确认,《左传》用的那种历法,《国语》用的那种历法,连《春秋》这样讲究礼数,尊崇周王室的著作都不支持周襄王闰三月,实际上我们可想而知,当时的历法,肯定是多种历法并行。而且肯定远早于周襄王二十六年(大概bc 626?)

如果《国语》记录用的是周历法,《左传》用的是齐历法,《春秋》用鲁历法,大家设置闰月的时间也不一样。年初,年首开始时间不一样,那么根据用不同历法记录的典籍,来推定时间,岂不是缘木求鱼了?

“天下有道,则不失纪序;无道,则正朔不行于诸侯”,司马迁这句话点明了事实的实际。因为历法解释权是重要的权利,中央政府有实力的时候,那么天下都按这个来,如果中央没了实力,那么天下的历法就会乱套。

按《历术甲子篇》,黄帝,颛顼,尧,和夏,商,周3朝都建立了历法,又都经历了“闰余乖次,孟陬殄灭,摄提无纪,历数失序”时代,然后又重建历法的。即使是商朝一朝,太甲时代和武定时代的历法是不是就一致,商朝的统治经没经历过外力的强力冲击?这些我们还都是未知数。我个人的观点,以我们现在掌握的资料,真实还原春秋战国时代的历法信息不大可能,这点当时,司马迁,刘歆也无法做到。因为没有统一的历法,大家各用各的标准,一个七月,也许是周七月,也许是齐七月,也许是鲁七月,写书的人用的肯定是某个历法标准,但不同的书,甚至同一本书在不同时期可能用的历法标准都不一致。(这个好理解,假设左丘明本来在齐国境内,用齐历,结果2年后鲁国占了这片地方,肯定就要求用鲁历了)。

不过,我们也不是一点办法都没有。我个人的感觉,夏商周断代真的要出令人信服的成果,可能要依靠苗族,彝族,纳西族等的古历法。

因为苗族,彝族,纳西族等少数民族的历法,我个人认为可以看成是中国这片大地上的历史切片。彝族,苗族,纳西族的历法,我就不在这里细写了。你稍微搜索一下就能找到。

他们有几个共同特点,比如都有十天干,十二地支和属相系统,也都有二十八星宿。而苗族故事里,更记录了苗族的祖先大尧(亦称鬼谷先生)归顺黄帝(自称天子),大夔妹嫘祖(雷祖)嫁给黄帝为妻,和为轩辕黄帝制定历法等传说故事。

而结合我们的正史记录,轩辕黄帝在逐鹿之野击败的蚩尤部,可能就把蚩尤部落的远古历法保存了下来,成了彝族古文字,古历法。舜帝击败三苗,三苗的历法体系就是今天苗族等民族的历法。相应的,纳西族的历法也保留下来了某个历史时期的记忆片段。

如果我们稍微梳理一下,10个月,360天的太阳历法可能是最早的,这种历法在蚩尤部落祖先上万年前种植水稻的时候可能就已经掌握了,后边是逐步发展的月亮历等。苏美尔历法,埃及历法等,都可以用这个来解释。实际上彝族,苗族的口传故事里,我感觉记录的人类初始发展,建立历法的历程更多,更详细。

我们如果能通过汉语的史料和少数民族的口传历史相互对比,能确定出彝族古历,苗族古历法的对应年代。也许我们就是能打开尧舜历法的钥匙,能让我们找出夏历,殷历等的真相。

如果我们能真的定出夏历的初始状态,再根据其他文物从前往后推,可能一个比较准确的断代纪年体系才能建立。当然,以现有文物,可能不足。但如果甲骨文能全部破译,商朝和周边部族,比如商朝和三星堆文明的战争时间具体时间能确定出来。三星堆文明对应商朝甲骨文里的名字能确定好,那么可能一个时间坐标原点就能确认出来了。

我感觉我们的专业人士需要开阔思路,尽力去寻找某个能无争议确认的时间点。比如三星堆的发掘坑如果是个填埋坑(有这种说法,是胜利的商朝人将蜀国礼器破坏后埋在个坑里),那么我们争取找到能确定具体时间点的东西。比如坑里被杀死的人的c14年数,被填埋的铜器数量特点等,然后去甲骨文中找有没有记录描写这段历史的。如果有比较符合的,对应找出纪年来,然后再搜寻云贵川各少数民族有没有关于古蜀国的被灭国传说,神话等等,找寻里边的时间线索,如果能2相符合,则确定年份的概率就会很大了。如果这一个时间原点能坐实,也基本没争议了,后边以此出发,很多时间的确定就好办了。

我个人感觉,《史记》《历术甲子篇》的记录,已经基本能确定通过文献确定武王伐纣,基本走不通。否则,司马迁,刘歆也不会算不出那个年份来。既然东周后的历法混乱,我们可能需要找其他的间接手段,甚至依靠一些不太起眼的,但能给出时间线索的小事。(比如周朝历史上周边部落的各种进贡记录,也许有关于时间的蛛丝马迹可寻)。直接找典籍就能确定,我个人觉得,这条路可能不通。

彝族十八月历:昙华乡丫古埂村毕摩李家才(现已去世)提供,据师传有一种十八月历,刘尧汉教授把它定为“彝族十八月历”。把1年定为18个月,每月20天,剩余5天为过年日。18个月的名称为:风吹月、鸟鸣月、萌芽月、开花月、结果月、天乾月、虫出月、雨水月、生草月、鸟窝月、河涨月、虫鸣月、天晴月、无虫月、草枯月、叶落月、霜临月、过节月。1个月20天的名称为:开天日、辟地日、男子开天日、女子辟地日、天黑日、天红日、天紫日、火烧天日、水冷日、洪水日、葫芦日、伏羲皇帝日、伏羲姐妹日、寻觅人日、野蜂日、蜜蜂日、出人日、天窄日、地宽日、地缩日。1年18个月360日结束后,外加5日的过年日。从内容上看,彝族十八月历没有明确的季节性,但是它包含着自然的物候现象,这样的自然历,虽然看不出与天文现象有什么直接关系,实际上,它是一种太阳历。因为所有的物候规律都与太阳运行变化规律导致季节气候变化有密切联系。

苗族先民认为组成宇宙万物的原生物质为雷、龙、夔三种(意译为水、火、气),记为“三专”;“五行”分别依次为光、气、水、土、石。大尧(亦称鬼谷先生)归顺黄帝(自称天子),大夔妹嫘祖(雷祖)嫁给黄帝为妻后,大尧为讨黄帝之好改九卦为八卦(汉书称伏羲制八卦,有误),改一分为三(阳、阴、不阳不阴)为一分为二(阳、阴),改立体思维为平面思维。将十干支与十二生肖结合创天干、地支、六十甲子(汉书有此记载)。改27宿为28宿。将五行按平面方位及所产之物改为金、水、木、火、土(西、北、东、南、中),同时与金、水、木、火、土星、日、月相配创七曜历

据现代学者研究:彝历中纪日的十二属相(生肖)起源于原始图腾崇拜,因而彝历有万年以上的历史。彝历与汉族先民的早期方法,如《夏历》,同源同系统,是不同支系的羌戎所使用的历法,在空间和时间上都不存在谁出自谁的问题。而且彝历中一月三十六天,一季七十二天的概念对中国传统文化影响甚大,道家、儒家、阴阳家的神秘数字实源于彝历。如道家所说: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七十二福地,渊源于彝历中;一年十个月,每月三十六天,每季七十二天。若此说成立,恰好可证明:中华民族的各种文化都是互相交融、沟通的。

从苗历说开去

外链出处

外链出处

外链出处

彝族10月太阳历

外链出处

外链出处

外链出处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