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文摘】社会主义国家最好的经济学家 -- Chieftain

共:💬7 🌺3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文摘】历史会给他公正评价

孙传炜(联合早报)

邓小平曾这样讲过:“天塌下来,有胡赵顶着。”如果说邓小平是中国改革事业的总设计师,胡耀邦和赵紫阳作为他的左右手,对中国政治在文化大革命后回归理性、经济步入正轨作出的贡献,也是不应抹杀的。

  在邓胡赵结成改革同盟的1980年代初期,胡耀邦担任中共总书记,赵紫阳担任国务院总理,邓小平在背后给他们“撑腰”,三人携手为中国开创了近几十年来政治上最开明的时期。

  赵紫阳,原名赵修业,1919年生于河南滑县。他13岁就加入共青团,19岁正式成为中共党员、滑县工委书记。文革以前,赵紫阳在仕途上可谓平步青云,二次大战结束时他已是中共冀鲁豫第四地委书记,当时邓小平是中共晋冀鲁豫中央局书记,相当于他上司的上司,两人后来在政治上联盟,据说就是在那个时期埋下伏笔的。

  1951年,赵紫阳由河南被调往广东工作,成了封疆大吏陶铸的得力助手。1965年他升任中共广东省委第一书记,正式进入地方诸侯的行列。那年他46岁,是当时最年轻的省部级干部。

  文革爆发后,已上调中央的陶铸和毛泽东的接班人刘少奇一起遭到批斗,后来同年同月惨死,而和陶铸关系亲密的赵紫阳也受牵连。1966年至1970年,他由广东省原一把手变成工人,得到工厂劳动。到了1971年,据说周恩来以解决“吃饭问题”为由,征得毛泽东同意,让在广东主政时“养猪”工作抓得不错的赵紫阳到内蒙古担任排名最后一位的区委书记(相当于今日的副书记。当时设有第一书记)。

  1974年,赵紫阳重新回到广东担任省委第一书记。不过他在政治上真正的转捩点是在一年之后。1975年,他奉命入川担任四川第一书记。在他的领导下,四川和当时万里领导的安徽成了中国最早进行农村改革的两个省份,而且改革的效果彰显。“要吃粮,找紫阳,要吃米,找万里”的顺口溜一时广为流传,为他累积了不少政治资本。

  1978年,赵紫阳开始担任中央重要领导职务,最初是进入全国政协当副主席。中共十一届四中全会,他当选政治局委员,1980年2月份的五中全会上又升任常委。1980年4月份,他当上国务院副总理。同年9月份,毛泽东指定接班人华国锋因为失势让出了总理的位子,由赵紫阳补上。赵就此成了周恩来、华国锋以后的第三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总理。

  1982年中共十二大以后,邓胡赵体制成型。在邓小平的支持下,胡耀邦抓政治,赵紫阳抓经济,共同收拾文革留下的烂摊子。思想开明的胡耀邦在禁止个人崇拜、消除数十年不断的政治斗争在社会上留下的戾气方面做了不少工作。赵紫阳则启动了中国由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大转型。

  胡耀邦下台后,其总书记职务由赵紫阳取代。这时候,赵开始把关注点由经济体制改革转移到政治体制改革的问题上。他所做的中共十三大报告,在党政分开、中央向地方下放权力、建立社会协商对话制度等方面做了明确的阐述。作为一份官方文件,十三大报告在中国政治制度改造方面所达到的高度,可以说至今也还没有被超越。

西方舆论视之为中国政治的良心

  西方舆论在六四以后一直视他为中国政治的良心。这可能也和赵紫阳醉心西方的民主与法制不无关系。必须指出的是,中国国内对他的看法复杂许多,推崇他的人当然很多,但也有不少人指出,在他失势以前,形象并不是特别好。当时引发学潮的原因之一,是社会对高干家属利用特权自肥的不满,而最初学生们点名要求调查的名单,就包括赵紫阳的子女。

  一些人还相信,赵紫阳曾在胡耀邦倒台时落井下石,他和另一改革大将万里的关系也不太好,正是因为改革派窝里斗,才招致了最后的失败。至于赵紫阳在1989年5月15日向到访的苏共总书记戈尔巴乔夫透露,中共内部曾有决议,重大问题仍得由邓小平拍板,他当时是在陈述一个事实,还是有意要把激化学潮的责任推到邓小平身上,至今也仍众说纷纭。

  15年前,赵紫阳的政治生命已经结束。15年太近,还不足以让人们客观地看清楚他在中国漫长的现代化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但无论这些针对他的批评是否有根据,赵紫阳作为1980年代中国经济的“大管家”,带领中国经济迈出了改革开放的第一步,为接下来十几年的经济快速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功劳是有目共睹的。历史会给他一个公正的评价。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