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飞腾的火焰-萨珊波斯四百年(不定期填坑) -- 赫克托尔

共:💬905 🌺5014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原创】巍巍乎太祖 -- 帝星陨落 (1.6)

时光荏苒到了235年,罗马帝国发生了一件天塌地陷的大事,3月19日亚历山大皇帝与太后在莱茵河日耳曼前线遇弑,他的首席大将色雷斯人马克西明(Maximinus Thrax)被拥立为帝,罗马帝国最后一个像样的王朝,塞维鲁王朝就此灭亡。在此之前,罗马帝国的改朝换代,弑君杀后也很常见。但这次不同,马克西明的上位标志着【三世纪危机】(Crisis of the Third Century)的开始,这个时期也叫【帝国危机】(Imperial Crisis)、【军事动荡期】(Military Anarchy),特征是皇帝如同走马灯一样换、内战此起彼伏、外敌趁机不断入侵。靠军队上台的马克西明深知军队的重要性,为了掌控军队,他没回罗马即位,而是留在日耳曼前线,这就给了后方贵族们弄权的空间。

238年,罗马元老院的非洲分院,在迦太基(Carthage,突尼斯城附近)拥立前执政官戈狄安努斯(Marcus Antonius Gordianus Sempronianus)和他同名的儿子为新皇帝,史称戈狄安一世(Gordian I)和二世(Gordian II)。然而这爷俩没有军队的支持,支持马克西明的努米底亚(今阿尔及利亚,在迦太基西面)驻军,迅速东进猛攻迦太基,戈狄安二世阵亡,听说儿子战死,老爹戈狄安一世也不想活了,用自己的腰带悬梁自尽。

戈狄安父子刚死,罗马元老院总院又选举出了两位新皇帝,普皮努斯-马克西穆斯(Pupienus)和卡尔维努斯-巴尔比努斯(Balbinus)。于是愤怒的马克西明离开多瑙河前线,向罗马进军,但因为洪水的阻碍和敌军坚壁清野的战略,他在意大利与潘诺尼亚(大致相当于奥地利)边界上的小城阿魁利亚(Aquileia)遭到了意想不到的顽强抵抗。加上天气寒冷和缺乏给养,马克西明的部队很快陷入了绝望的境地。被元老院收买的部分禁卫军士兵利用同僚的不满情绪,在5月10日刺杀了马克西明父子及其亲信,他的全军随之向两位新皇帝投降。但马克西穆斯和巴尔比努斯也只执政了99天,便被心怀不满的禁卫军处死。混乱平息之后,元老院选举戈狄安一世的孙子戈狄安三世(Gordian III)为新的罗马皇帝。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与太祖同时代的三位罗马皇帝:亚历山大-塞维鲁、马克西明、戈狄安三世。他们与没有列出的戈狄安一世、二世、马克西穆斯和巴尔比努斯,无一善终。三世纪危机时代的罗马皇帝,确实是高危职业。=====

罗马帝国的这三年内乱,为一直在【潜伏爪牙忍受】的太祖带来了足够的信心。也是在238年,马克西明向罗马进军的同时,兵强马壮的太祖率军对罗马发动春季攻势,并一举攻占了让他魂牵梦绕的卡莱、尼西比斯,将边境线向西北推进到了叙利亚中部。虽然进展还算顺利,可坚固的哈特拉一直没有拿下,成为波斯人的眼中钉、肉中刺。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太祖三征罗马=====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哈特拉城的地图和位置=====

哈特拉(Hatra)建在两河之间的一个绿洲里,是西面的叙利亚沙漠和东面的两河农业区之间,最后一座绿洲城市,其战略位置不言而喻。该城由阿拉伯人于前324年建立,并迅速繁荣和强大起来。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哈特拉与丢拉(Dura Europus)、后来强大起来的帕尔米拉、佩特拉(著名的约旦佩特拉遗址所在地),构成了一条控制东西方商路的驼队城市链,向南则阻挡阿拉伯贝督因游牧部落的骚扰。罗马人到达近东时,哈特拉与帕尔米拉一样,是个独立城邦。

对哈特拉,罗马人并非不想征服,问题是哈特拉实在坚固。该城有内外两层城墙,外墙周长6.4公里,辅以160座塔楼。城市正中央,是占地1.2公顷的高大神庙,主建筑高达30米,所以阿拉米人称哈特拉为【神的屋宇】(House of God)。117年的图拉真皇帝、199年的塞维鲁皇帝,在攻陷泰西封、回师罗马的路上,都企图攻占哈特拉,却都未能得手。

萨珊波斯崛起后,哈特拉人意识到萨珊对哈特拉的威胁远大于罗马。果然,230年太祖的第一次对罗马远征,就进攻了哈特拉,却没得手。这种情况下,哈特拉王国挑边选择了罗马,主动成为罗马在美索、卡帕多西亚边墙 (limes) 的一部分。232年的【三叉戟】之役,哈特拉又收留了败退的亚历山大和太后。

虽然太祖攻占卡莱和尼西比斯,哈特拉却依然屹立在帝国腹地,实在让波斯人难受、闹心。艰苦的围攻持续到了240年,直到一位风华正茂的青年来到哈特拉城下。这个小伙子,就是太祖的长子沙普尔(Shapur),与他的杯具伯父同名。

哈特拉国王山卓克(Santraoq),有位年轻美貌而多情的公主,名叫娜迪拉(Nadira),当她从城墙上看到英俊的波斯王子沙普尔时,不禁一见倾心。于是她背着父亲,派人去见沙普尔,表示愿意献出城池,并嫁给沙普尔王子,两国永结盟好。别看沙普尔年轻,却很有心计,立刻全盘接受了娜迪拉的建议。

于是,这座【神的屋宇】悄然陷落,愤怒的国王拒不投降,被害;随后太祖下令彻底拆毁哈特拉,将其夷为平地。而背叛国家和家族的娜迪拉公主,也在不久后被杀,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哈特拉城的神庙遗址=====

之所以太祖坚持毁掉哈特拉,我认为是太祖对守住这座坚城没有信心。按照当时的萨珊兵制,步兵完全由贫穷的平民和奴隶组成,战斗力奇差。如果哈特拉又被罗马人夺走,萨珊再想夺回来可就难了。此后的历次战役,包括太宗击破戈狄安三世,沙普尔二世大破尤利安 (Julian),萨珊人的战略都是一路退却,坚壁清野的把罗马大军放到泰西封附近,待其锐气耗尽再反击,都没有利用坚城对罗马人进行节节阻击。这都说明萨珊对步兵守城没信心,却对重骑兵的机动性和攻击力信心十足。这样看来,太祖的决策虽然残酷,却很合理。

至此,萨珊波斯的边境推进到了巴里克河—幼发拉底河一线。丢拉(Dura Europus)--埃德萨成了新的边境城市。已经垂垂老矣的太祖,看到儿子如此能干,感到十分欣慰,萨珊帝国的江山社稷后继有人了,于是册封沙普尔为副王(co-ruler)。

241年(240, 242的说法都有),太祖武皇帝阿尔达希尔去世,享年约50岁。

据著名波斯诗人菲尔多西(Firdausi)在《王书》(也叫《列王纪》)中的记载,太祖给儿子们留下了这样的遗言:

祭坛与御座须臾不可分离

(Consider the altar and the throne as inseparable)

它们必须相互支撑与扶持

(they must always sustain one another)

无信仰的统治必然是暴政

(A sovereign without religion is a tyrant)

愿你的统治犹如我们的先祖一样得到神的指引。

(May your administration be such as to bring the blessing of those whom God has confided to our parental care)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太祖建国前,法尔斯王国发行的银币。从左到右为:帕帕克、隐太子沙普尔、太祖阿尔达希尔====

太祖的一生,除了赫赫武功,他的一大重要举措,是【正波斯衣冠】、【创萨珊传统】。这从银币上的头像,能清晰看出来。

  帕帕克的王冠是安息风格的,带有护耳,外面有光环。文字为【马兹达信仰的捍卫者,帕帕克,国王】

  

  隐太子沙普尔的王冠上有护耳,文字从右肩开始,逆时针环绕王冠到前额结束。意为【王中王,捍卫者沙普尔】。王冠侧面装饰有新月和晨星,由此可想见,伊斯兰教的星月标志的来源。

  

  太祖银币上的文字为:【捍卫者阿尔达希尔,国王】。太祖的王冠已经已经不是安息风格了,特点是帽子上有个球状物,开创了萨珊衣冠制度,之后的历代皇帝,都有自己的专属皇冠。太祖建国后铸造的银币,脸一律向右(见《克定祸乱》的插图),这也是新朝的气象,打破了安息的传统。

对于太祖的一生,请允许我引用《History of Persia》对他的评价:

Such was the splendid impression and tradition left by Ardeshir, the founder of the Sasanian dynasty, and, even if this mists have to some extent gathered round his heroic figure, it is yet permissible to believe with confidence that Ardeshir, son of Papak, was worthy of high position in Temple of Fame.

本章结束

下章预告《汤汤乎太宗》

元宝推荐:铁手,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