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纪事】从市场经济的角度看足球改革的失败 -- 新华声

共:💬15 🌺7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纪事】从市场经济的角度看足球改革的失败

笔者首先要解释什么叫“从市场经济的角度”看问题。其实笔者主要是要区别“市场经济的角度和”和“市场经济的教徒”。这两者实际上是非常不同的。

市场经济的教徒,就是对市场经济顶礼膜拜,认为市场经济是万能的,是绝对正确的,是神圣的;只要一说市场经济,其教徒就不管三七二十一,把一切的失误和失败都归结于“没有按真正的市场经济办”。在市场经济的教徒的心中,市场经济是没有缺点的。

从市场经济的角度,音同字不同,就是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来检视事态的发展,来发现问题在什么地方,该是什么问题就是什么问题,其中包括市场经济本身的问题,市场经济的缺陷,实事求是。

下面,用市场经济的角度,来分析中国足球的危机,为那些市场经济的教徒,作一个市场经济角度的示范:

当年进行足球改革的本质

足球改革,是10年前开始的。当时中国足球和日本韩国基本不相上下,但是日本开始呈现上升趋势,而日本的足球联赛制度,据说是足球上升的重要因素。其中包括职业联赛,外籍教练。外籍球员的引进,等等。

当时体委决定在足球领域首先进行市场化改革,所谓首先就是在试点成功之后,还要推广到其他运动项目。

为什么要推广,因为据信中国当时的所谓举国体制是落后的,与国际体育运动惯例不相容的,是苏联体制的翻版。所以要改革。

就足球而言,大家期望改革后能够赶超日本,韩国当时不在中国足球界的眼里。

所以,笔者认为,足球的改革的本质,就是用市场化的方法,改造中国体育(不光是足球)的举国体制,目标是体育的更快发展。所谓市场化的办法,就是通过市场来获取资金,发展足球。而不是通过国家拨款来发展足球。既然要通过市场来获取资金,那么一系列市场化的运作方式就进入了足球领域。

现在中国足球的失败

10年改革之后的结果,怎样呢?不管是足球界,球员,俱乐部,教练,裁判,足协,球迷,都一致认为中国足球陷入了极度的混乱,衰退,危机,崩溃。失败二字,就是概括。有谁认为改革还没有失败吗?

同样进行了改革的篮球排球项目,没有太大的混乱,当然也不见什么明显的进步,属于持平。

一些没有进行市场化改革的项目,比如羽毛球,乒乓球,跳水,等等,成绩保持不错。另一些没有市场化的项目,比如女子曲棍球,进步很快。一些恐怕永远无法市场化的项目,比如举重,射击,击剑,都挺好。一些可能可以市场化,但还没有市场化的项目,比如女子网球,成绩上升了。

于是我们可以从结果,从足球改革的结果得到结论,改革没有使得足球进步。而举国体制的效果,未必明显差于市场化体制。

市场化本身的优势和劣势

足球市场化是具有一定优势的,但是实践证明,足球市场化的劣势,恐怕是致命的。

足球的市场化优势,主要在于足球是拥有一个庞大市场的。这是当年选择足球而不是其他项目进行市场化的原因,不管当时是有没有这样的市场意识。这个选择是对的。换句话说,如果哪个项目要市场化的话,就是足球没错。

其他不论什么项目,在中国有那么多观众吗?那么多电视观众吗?没有,绝对没有。当然,现在不同些了。篮球,可能会在足球危机中,获得逃离足球场的那些观众。还不太好说。

为什么市场那么重要呢?因为把体制改过来,通过市场获取资金,来发展足球,那么如果没有足够的市场,资金就集不起来,就会玩不下去。

市场大,就是观众多。观众多,还不是门票收入多那么简单,主要是电视观众也多,于是电视转播、电视广告,就蜂拥而至;其他场地上的广告,球衣球鞋广告,也注入资金;冠名权,同样是广告,就要很高的费用;所谓俱乐部,就是把球队作为企业的广告。这样,资金而不是门票,就获得了。

足球市场化的劣势在哪里

那么足球市场化的劣势,又在哪里呢?从市场经济的角度,我们来看一下:

1。足球既然市场化,就必须自己为自己做广告,就是要把足球吹成一枝花。如果一点不对劲,就会失去观众。一失去观众,市场化就花不下去。这在任何商品上都是一样的。从这个角度讲足球行业风险一开始就很高。

2。为了做自己的广告,足球界就要提高成绩,为了要提高成绩,就开始引进外籍球员外籍教练。成本就上去了。

3。外籍球员是水平高那么一点,但是足球是11人的足球。没有本地球员协同,光靠外籍球员,足球能玩下去吗?不行。所以本地的主要球员的工资就要涨,大涨,达到巨额水平。这是举国体制所不需要的。

4。外籍教练是人不是神,中国教练虽然水平可能低一些,但是工资不涨,也是不行的。而且俱乐部的行政人员,董事长,等等,工资收入,就一起水涨船高。市场化的第一个结果,就是全行业抬高了成本。

5。这样的行业,如果不计广告效应给企业带来的球场外的收入,仅按照俱乐部的收益,按照每年什么转会的收入,那能够不亏本?所以俱乐部账面上不可能盈利。

6。但是电视广告收入,是足协拿去了,是因为本来就要依靠市场化的资金来发展足球青年、少年、女子项目的。另外整个足协,地方足协,这些架构,一旦脱离举国体制,那就要自己找资金了。退一步,从市场经济角度看,全国联赛是国家名义开办的,其无形资产,只能属于国家,广告是全国播放的,收入归全国足协,没有脱离市场经济的游戏规则。

7。如果俱乐部不赞同收入分配,那么按照市场法则,俱乐部们可以自己另开炉灶,自己搞全国联赛。这样,就和足协的全国联赛竞争。其结果,也只能是两败俱伤,都不会成功。竞争的结果,基本上是俱乐部自己的联赛失败。因为,俱乐部自己的联赛没有裁判体制支撑,联赛的可信度不会获得球迷信任。所以俱乐部搞联赛,先要搞一个裁判体制。而自己搞出来的裁判体制,没有中立性,还是不行。

足球行业成本那么高,是岌岌可危的。但是如果运作的好,就是说足球比赛还吸引人,水平能够保持,那么即便国际比赛尚不去,还不至于崩溃。但是恰恰是市场化的关系,连这点在中国都维持不下去。请看原因:

1。市场化的结果,是企业进入了,成立了俱乐部。每个俱乐部都要出成绩,于是就要赢球。除了花钱请外籍球员教练外,一个简便的办法就是贿赂裁判。一个越位不吹,一个点球上去,球就赢了。为什么举国体制没有这种事,因为球队没有多少钱。几千元的工资,到顶了,拿什么去贿赂?

2。除了贿赂裁判,还有贿赂收买球员。举国体制的话,拿什么钱出来贿赂收买?

3。裁判,球员,一经收买,就无法真正踢球,假球,就伴随着市场化,应运而生。这就是市场化的大弊病。为什么提出不搞升降级?没有升降级,就不至于踢假球了。当然没有升降级球队没有动力,球塞不激烈。但是不激烈还是比假球要好看得多。那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啊。

4。一旦裁判球员接受收买,那么赌球就大行其道。因为庄家最有钱,可以收买球员的话,就能控制赌球结果。发展到这一步,足球就彻底腐烂了。足球市场化使得足球彻底失去了市场。球迷纷纷退场。足球的活力也就结束了。

资本是短视的,赌球的资本是不考虑自己的行为最后会赶走球迷,没有球迷,就没人赌球。资本只要能够当场获利,今后的事,那是不用多考虑的。

足球的崩溃,资本只是推波助澜

足球在中超最后几场比赛时全面崩溃,那么资本在干什么呢?首先资本在罢赛,至少是在罢赛时利用罢赛打击足协。资本为什么这么做呢?还是因为市场经济规律在起作用:

1。足球资本,就是俱乐部,企图夺取足球广告的收入。所以足球资本和占有足球广告资源是处于竞争对手地位的。资本的目标就是要搞掉对手,占有资源。

2。罢赛对于比赛的观赏性是个打击,这样球迷就更愤怒。球赛的观众会更少。但是相比借此可以胁迫足协同意成立中超股份公司,这样的游戏是可以玩的。

3。足协也是有一个公司来操作的,因此也是一个利益体。足协也必须按照市场经济法则来争取自己的利益.那么足协最关键的是什么呢?足协最关键的是保持从电视转播那里获得收入,从赞助商那里获得资助。在罢赛的那会儿,足协最吃紧的就是要把中超元年熬到底。如果中间夭折,那对于2005年的收入是灾难性的。

4。足协对于罢赛采取了姑息的办法,对资本号称革命的逼迫,采取一个忍字。就是要熬到底。

5。熬到底之后,足协就要着手找钱。熬过之后,由于俱乐部的钱本来就不是给足协的,足协对于俱乐部也就不在乎了。老实说,如果7个俱乐部退出的话,足协可以轻松地选拔其他中甲的球队来补充。

6。这次准备搞中超中甲一锅烩,南北分赛区,很大程度上就是要避免受制于7个俱乐部。

足协只要把电视转播和赞助的问题落实,根据市场法则足协将根本不理财7个俱乐部。


本帖一共被 3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