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讨论】罗永浩到底说了什么?(上) -- dahuang

共:💬43 🌺275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讨论】淘浆糊,淘

捣浆糊,淘浆糊,淘糨糊--我以为应该以淘浆糊为准。

捣和淘,在上海话里都是读DAO,淘也是D辅音,而不是T做辅音,所以混起来用也可以。但是淘字含有一个江南家居生活的传统动作:淘米--现代化免淘米出现以前,买来的米会混有许多杂质,需要用水“淘”一“淘”,类似沙里淘金的动作,把轻于米的木杆草棍,重于米的砂石颗粒“淘”出去。现在的小朋友很少能颇有成就感的淘那种过去的米了,但是淘米做为一个生活习惯,保留得很好,虽然这道工序本身已没有多少实际的用处了。

显然,淘米与水有关,这个动作用捣字是不通的。捣字令人想起另一桩米类加工作业--舂米,把米放在石臼里捣成碎末,用来做米糕的原料。

那么淘浆糊呢?我以为是从淘米这个传统生活习惯里衍生出来的。米是一颗颗的硬颗粒,放水去淘,米,水,杂质清楚可分,这个动作是很靠谱的。那么“淘浆糊”呢?那显然会很悲剧的:浆糊里放水那么一淘,变成更稀薄的一锅浆糊,你是全倒掉好呢?还是连水带浆全留着?

这样,“是非不分”,“和稀泥”这样的辞意就出来了。

上海/江南以外,特别是以面食为主食,没有淘米这个生活习惯的地区,就比较难于意会“淘”这个动作,而上海人又把“淘”念作“捣”,这样“捣”盖过“淘”的风头就很自然了。等到全国人民都用捣了,此词汇返回上海,大家逐渐的也只好认同捣了。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