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上)文人与行·梁实秋和郁达夫 -- 陈郢客

共:💬312 🌺1362 🌵32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鲁迅的“硬译”

鲁迅“硬译”,是因为他处在现代汉语的草创阶段,需要“硬造”新词汇、新句式。因为是新造,一些失败的创造后来被淘汰了,于是你看着“真是惨不忍睹”。

在这个语文巨变的时期,晚十年的译文会显得比早前的文字“成熟”得多。毕竟新的文法、句法、词法经过筛选,剩下的已经比较妥当、比较成熟了。后人评论时特别应该注意翻译的时间点。不知你看到的几本梁的莎士比亚翻译是什么时候译成的呢?

实际上,我认为只有当三十年代中期朱自清的散文(如《春》1933)、茅盾的小说(如《子夜》1933)被大家认同之后,现代汉语才比较成熟了。在那之前,“硬译”是汉语变革中的重要探索。能有像鲁迅这样精通古文的人“硬着头皮”造词、造句,实在是汉语之幸。

-----------

以下摘自《“硬译”与“文学的阶级性”》

…… ……

我但以为文法繁复的国语,较易于翻译外国文,语系相近的,也较易于翻译,……日本语和欧美很“不同”,但他们逐渐添加了新句法,比起古文来,更宜于翻译而不失原来的精悍的语气,开初自然是须“找寻句法的线索位置”,很给了一些人不“愉快”的,但经找寻和习惯,现在已经同化,成为己有了。中国的文法,比日本的古文还要不完备,然而也曾有些变迁,例如《史》《汉》不同于《书经》⒃,现在的白话文又不同于《史》《汉》;有添造,例如唐译佛经,元译上谕,⒄当时很有些“文法句法词法”是生造的,一经习用,便不必伸出手指,就懂得了。现在又来了“外国文”,许多句子,即也须新造,——说得坏点,就是硬造。据我的经验,这样译来,较之化为几句,更能保存原来的精悍的语气,但因为有待于新造,所以原先的中国文是有缺点的。有什么“奇迹”,干什么“吗”呢?但有待于“伸出手指”,“硬着头皮”,于有些人自然“不是一件愉快的事”。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