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讲故事,说年号,学纪年(上) -- 人间树

共:💬7 🌺60 🌵1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原创】讲故事,说年号,学纪年(下)

上篇我们介绍了年号纪年的来由,全部是唐前的资料,其中,除北齐那条之外,全部都是

张仲景之前的。

接下来,我们看看唐朝开始之后的记载:

唐:

今上元统历,献岁发祥,宜革纪年之号,式敷在宥之泽,可大赦天下,改建中五年为兴元元年。

——新唐书

年号,就是纪年之号,所以,宜革纪年之号,就改建中五年为兴元元年。

宋:

己丑,改元明受。

..........

庚戌,复纪年建炎。

——宋史

这是说的南宋的明受之变——,建炎三年

苗傅刘正彦二人发动政变,逼高宗赵构退位,皇太子赵旉即位,把年号改成明受。其间高宗复辟,又把年号恢复为建炎。

元:

更号纪年,实惟旧典。惟世祖皇帝在位长久,天人协和,诸福咸至,祖述之志,良切朕怀。

今特改元统三年仍为至元元年。遹遵成宪,诞布宽条,庶格祯祥,永绥景祚。赦天下。

——元史-顺帝纪

明:

洪武九年闰九月,诏曰:

朕本布衣,因元多故,遂与群雄并驱,险阻艰难,更历备至,方得偃兵息民,称尊海内,

纪年洪武,已九年矣。

——昭代典则

洪武九年发诏,说用洪武这个年号纪年,已经九年了。

清:

日本 紀年,有謂專以 寬永 爲號,故錢文如此。

——姚衡 《寒秀草堂笔记·宾退杂识》

宽永是日本水尾天皇年号,

喜欢收藏古币的河友对这个肯定不陌生: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民国:

民国四年,窃国大盗袁世凯过了把皇帝瘾,尽管只有短短的八十三天。

下面就是洪宪银元袁大头的图片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钱背:

中间铸一条展翅飞龙,上下分环“中华帝国”、“ 洪宪纪年”。

说了这么多,我想大家对年号纪年法有了些基本的了解,脑子里至少可以留下些关键词:

祥瑞啦,喜事啦,纪年啦。现在回过头来再讲讲:

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

我们拥有一条完整的,时间跨度长达二千余年的证据链,可以证明当纪年与年号合用时,

表示的是用那个年号纪年。这一条也同样如此,没有争辩的余地。

石人把纪年解释成十二年,是对两千年来沿用不变的年号纪年法视而不见,也是对二千余年的汉语规则视而不见,其实也没有任何神秘的,鲜为人知的天文学为根据,而只有一条

左传中纪载的词义,左传位列十三经,早就被前人读烂了,而其它的类书和字书载有十二年为一纪的多不胜数,可以说这对古代读书人来说,是个常识,但从没有什么读书人会把这个义项用在建安纪年的解释上,这个事实已经很能说明问题了。

这次的争论,对于一个把真理看得比面子重的人来说,早在我的第一个帖子出来就该结束了。整个争论过程,就象一个胜负已定的棋局,非要让对方演示杀棋的过程,而不肯爽快认输。何必呢?

可能有人会说,你现在找出这么多证据,承认你对是可以,当初你没有这么多证据,别人凭

什么相信你。

这里我得诚恳地说一句,要证明这个结论,根本不用这么多证据,用九霄兄的话来说就是:

我一眼就看出来。

如果没有一眼看出来,就说明古汉语的语感还没有过关。

这一眼能看出什么呢?

1 纪作十二年讲,是数词+量词,

不能单把数词拿来出来当十二讲。

2 张仲景讲的是一个时间段,而不是时间点。

没有人讲一个时间点,会用以来一词。更不会不把好好的

二十二年进行分拆。

这帖列出的证据,其实只是体力活,没什么技术含量。

真正重要的,就是那一眼的眼光。

关键词(Tags): #年号(当生)#纪年(当生)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