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唐风 -- 藏猫猫
十好几年远离电视的生活,每年假期回家陪爹妈在电视前面坐坐,我的一句挂在口边的评价是:太假了!如果是古装片,再加一个定语:建筑/家具太假了!blablabla分析若干。。。
爹妈默不坐声,看会电视图个休息,你小子装什么书袋。
《夜宴》大映的时候,先生某日上课先不翻教案,说起“我看夜宴的建筑就很值得点评。宫殿规模宏大幽深,五代十国时候应该没有这么大的财力,但是表现了宫廷的阴暗深遂,这种布局很有意思。”末了又说:“我又想,做电影建筑布景,对咱们建筑史的同学也可以是一条出路。”
台下交头接耳,面露喜色。
后来小衲论文答辩的时候,先生一句“没有唐风”,俺又回去重新忙活了整一个月。再给先生送论文,本尊不在,一位弟子代收,翻了翻附图,赞曰:“复原得好,唐风很重,有南禅味道”。俺泪流满面:“好眼力!比例全抄南禅,就差加块匾写上‘南禅寺大殿’了”。
南禅寺大殿
“风”是啥呢?稍微有点传统情怀的人,不愿与西方术语style划等号。
梁(思成)、林(徽因)先生在北平郊区散步,“偶尔郊游,触目都是饶有趣味的古建。……这些美的所在,在建筑审美者的眼里,都能引起特异的感觉,在‘诗意’和‘画意’之外,还使他感到一种‘建筑意’的愉快。”
“风”与“意”似乎都是很东方的艺术情趣,你只能用骨子里的东方去体味。
但“风”与“意”不同,倘若“意”是一种全从心生的细腻感悟,“风”这个借用了自然现象的术语,包含不仅是气魄与力度,还有更多的理性与结构。
梁先生当时,极誉唐迹,以贬清构。唐风浑厚大气,清代停滞委缩,流于装饰细琐。
而今天以更加客观的眼光来看,唐清木构风格的差异,除去审美的意趣,可能还包含技术上的能力。唐时大木工具尚糙,只大锯阔斧砍制大尺度的构件,而明清细木工具更加普及,审美口味便随着技术能力而趋于细致繁琐。
既然借用了一个自然现象的术语,便当有一套客观标准去衡量。古建考察之前,集中一周鉴定分析课程,所有的断代特征,定性定量标准化。细细密密记了几大张纸,考前蹲在楼道默默读记,同窗惊呼:“葵花宝典!”旋即诧异“我怎么没有拿到?”仰头鄙视:“老夫昨晚熬夜整理,你怎么可能拿到”。果然笑傲考场。
但“风”不似宝典,毕竟捉摸不定。孤身徽州之行,向路遇ppmm显白:“根据梁头某某装饰细节,此屋当为清初风格”。看场大爷踮脚跑来怒吼:“胡说!我们这祠堂是明代建的!”大寒,从此小心安静。
方记起先生课堂教诲:虽然我们讲求风格“断代”,但我国土地辽阔,风格的地域差别往往可以大过时代差别。课上所传,只适用于北方中原地区;便在北方,山高谷深之处,又定与省城官式不同。出言谨慎,孤例不足为证,不要作人笑柄。
皖南某著名明代建筑的细部特征。当然,我看走眼的不是这个。。。
宝典上的细节忘掉大半,而眼中揽过的实物图像却也目渐积累,虽然从未体验顿悟,却也渐渐了解当年先生课上的苦心。历代风云涌于心中,回肠荡气,能够用语言和文字表达给学生和后人的,却只能是流于琐碎的“特征”。他是真想把这大半生的积累掏给我们。却如何掏得出呢?
坐在历史的一隅,默然读风。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原创】唐风
🙂日本平安时代的建筑是不是就是唐风? 3 晨枫 字176 2010-08-07 08:15:07
🙂明式 家具艺术特色四个字“简”“厚”“精”“雅” 2 惶恐 字56 2010-08-12 02:31:20
🙂哈哈,难哪 晨枫 字138 2010-08-12 06:04:59
🙂厚, 2 惶恐 字480 2010-08-12 16:49:01
🙂就是意念厚重的意思吧?明白了 1 晨枫 字0 2010-08-12 17:26:28
🙂惭愧,我说的太罗嗦了。献花 惶恐 字0 2010-08-12 18:54:02
🙂不罗嗦 晨枫 字114 2010-08-12 19: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