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美国真的烂下去了? -- hwd99

共:💬392 🌺474 🌵9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ZT:运十的夭折

 运-10飞机是在“文化大革命”政治形势下开始研制的,在运-10的研制不可避免的打上了那个时代的烙印,所谓的“王洪文工程”便由此而来。当时的飞行试验研究所的所长熊焰回忆录写到,“上海当时有些人对飞机的研制横加干预,要求飞机不用做太多的试验,只要能上天飞到北京向中央报喜就行。甚至嫌型架的进度太慢,要求手工打造一个外壳,装上发动机先飞一飞。遭到飞机研制人员抵制后,竟然给研制人员扣上政治帽子,说他们‘怀疑中国工人的能力’”。

运-10实际上是在文革结束后才走上正常发展轨道。造民航客机不能用“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指导思想去确定发展方向。   运-10不是由航空部门研制,而承担研制的工厂当时只是一个空军飞机修理工厂,由于上海没有研制的经验和足够的人员,所以当时从航空部门抽调了好多人员充实运-10的研制队伍。贪大求洋,未能量力而行。   

运-10的研制过程中,一直是政出多门,领导多头,决策多变。各部门之间互相扯皮,严重影响了工程的正常进行。研制运-10由上海主管、三机部归口管理;国务院方面,负责主管运-10项目的先是国家计委、国防工办,后来又改称国家机械委,再后来又是国防工办、国防科工委管,不断出现间隙和无人负责的现象。  

 到1980年运-10首飞,但是还有大量的试验工作没有进行。机身结构尚存在问题,仪表系统可靠性方面也不完善。当时较早研制的运-7飞机首飞已经十年还没有定型,运-7于1970年首飞,1982年才正式定型。而运-10显然比运-7面临更多的问题需要解决。同一时期涡扇-8发动机的研制进展也不顺利,漏油问题严重。

运-10数年甚至十年内无法投入运营,连专家们也不能描述出其景。当时作为飞机的用户民航局曾明确表态:从可靠性方面要求,不需要运-10这种干线飞机。

当年中国是一个航空工业并不强大的国家。当时中国只能够生产运-5(仿安-2)客机。运-7(仿安-24)和运-8(仿安-12)还在研制尚困难重重。   

中国当时选择民航客机方向未进行全面而科学的调研和论证,贪大求洋,未能量力而行。造民航客机可不能用“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指导思想。 造作战飞机(包括军用运输机)可以按“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指导思想。因为这是在同敌人战争的需要。但是民用客机“安全第一”是关键,可靠性是第一要素。而且运-10是先有产品,才想到去找市场。   运-10比波音707短几米,但空重却更重。当时中国在短时间内不可能实现大型涡扇发动机的自给,采用进口的707备件形式来组装运-10。运-10在工艺上有严重的问题,不能量产。民航部门从使用上提出几个问题:成本太高,包括采购成本和使用成本;故障率太高;维修复杂。

  运-10作为中国航空业首次研制(仿制可也是研制)的大型客机,作为一个试验是成功的,作为一个产品不成熟,还没定型就已经落后了。成功试飞不等同于安全可靠。而且在运营中能否赚钱还是疑问。自主开发具有安全保障的民航客机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中国当时经济基础不能负担开发运-10的巨额经费,继续研制运-10占用经费,会殃及运-7,运-8的研制。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