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孫子實是術數書-略論古代軍事術數1 -- 雨辰老人

共:💬22 🌺53 🌵3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李淳風與風角-略論古代軍事術數5

風角是占卜之法,以五音占四方之风而定吉凶。 由於李淳風有著深厚的天文學基礎,以及他在工作上的便利,使他有很多觀察和研究氣象的機會。《乙已占》,就是他所寫的世界上現存最早的氣象學專著,也是風占著作。李淳風在《乙已占》中比較詳細地介紹了兩種風信器。一種是:"于高迥平原,立五丈長竿,以雞羽八兩為葆(羽蓋),屬於竿上,以候風。"另一種是"可於竿首做盤,盤上作木烏三足,兩足連上,而升一足(古代神話相傳太陽中有三足烏)系羽下而內轉,風來烏轉,回首向之,烏口街花,花旋 則占之。"這兩種風信器,與漢代史箱中記載的" "(在長竿上系以帛條或烏羽而成的簡單示風器)和"相風銅烏"(烏狀銅質的候風儀)非常相似。從北宋汴梁(今開封)的相風烏和清代河工用的箱風烏的式樣, 我們可以瞭解到李淳風所介紹的這兩種風信器的大體輪廓。

李淳風對氣象學的貢獻,首先表現在他對風的觀測和研究方面,對風的觀測已比以前更為詳細了。前人由風的4個方位發展到了8個方位,因之有八風之名,即:不同風(西北)、廣莫風(北)、條風(東北)、明庶風(東)、清明風(東南)、暴風 (南)、涼風(西南)、閶闔風(西)。到唐代後,隨著海業的發達,由於船在海上航行經常遇到大風的襲擊,因此更加迫切需要掌握風的情況。李淳風在觀測研究 和總結前人經驗的基礎上,進一步把風向確定為24個。他還根據樹木受風影響而帶來的變化和損壞程度,創制了八級風力標準。

李淳風的《現象玩占》裡就有這樣的記載:“動葉十裡,鳴條百里,搖枝二百里,落葉三百里,折小枝四百里,折大枝五百里,走石千里,拔大根三千里。”這就是 根據風對樹產生的作用來估計風的速度,“動葉十裡”就是說樹葉微微飄動,風的速度就是日行十裡;“鳴條”就是樹葉沙沙作響,這時的風速是日行百里。另外, 還根據樹的征狀定出來的一些風級,如《乙已占》中所說,“一級動葉,二級鳴條,三級搖枝,四級墜葉,五級折小枝,六級折大枝,七級折木,飛沙石,八級拔大 樹及根”。這八級風,再加上“無風”、“和風”(風來時清涼,溫和,塵埃不起,叫和風)兩個級,可合十級。

一千年以後,1805年英國人蒲福在《乙已占》的基礎上,又加以補充改進,把風力從8級定為12級共13個等別。 以後又幾經修改,風力等級自1946年以來已增加到18級。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