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原创】漫谈大枪 之外五 苗刀得名之谜(上) -- 胡亦庄
接上回,马明达教授考据历史,发现第一个提到“苗刀”的是乾隆年间一部明代抗倭题材的武侠小说,他还说这个人八成是“浅人”。
胡某看到这很受启发。因为胡某在网上无聊的垒字,本身就是“浅人”一个——让浅人来揣测浅人的思想,再合适不过了。
“苗刀”是什么意思呢?
胡某认为,“苗刀”就是“明倭刀”的谐音。
不信的可以反复念“明倭刀”,快到每秒一次的程度时,听着就和“苗刀”一样了。
为什么要这么变呢?
一种可能是类似太极拳里“揽雀尾”与“懒扎衣”这样,不同口音的人交流时误传。
另一种可能,就是因为某种外部原因故意改变,比如文字审查。
乾隆一度狠抓文化宣传的工作,文字狱超过雍正。“明”这个字,显然属于高级别的敏感词。可以想象,在乾隆年间写一部“明代抗倭题材的武侠小说”需要多么大的勇气和智慧——现在的网民还知道用谐音逃避审查,何况清朝的文人。唯一的技术问题是,现在的中国人使用汉语拼音,在乾隆年间还没有发明呢。
不过当时的汉字注音有一种叫“反切”的方法。简单的说,“反切”就是以两个字给一个字注音,具体用法是把前一个字的声母和后一个字的韵母连起来。比如“冬,都宗切”就是dong 冬= d(u)都+(z)ong 宗,和拼音完全一致。不过古汉语发音和现代普通话毕竟不完全一致,所以也会出现“青,仓经切”这样的反切。
“苗”是否能用“明倭”的反切来解释呢?似乎两个字的反切比拼音谐音更合理。
当然,后人根据谐音推测反切的真相还需要更多资料支持。不然皇太极立国号为“清”,也可以解释为“窃明”的反切了...
胡某猜测,一些明朝人学习了倭刀技术并吸收改造之后,称其为“明倭刀”,说明源与流,后来再反切谐音成“苗刀”。毕竟“倭”这个词是为了满足反抗日本海贼时的舆论要求,但是后来传播这门武术时却会造成民族反感情绪,而且在清朝确实对“明”这个词有审查。
至于改名的时间,可能是来自小说(乾隆年间),也可能小说创作之前就有人以“苗刀”来讳“明倭刀”了。胡某没有看过这部小说,也不知道里面是不是一个“明”字都没有提,要等到更多史料被发掘公开的时候才能进一步判断。
以上就是胡某对苗刀得名的解释——没有受到任何一位苗刀传人的认可,仅作参考。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原创】漫谈大枪 之外五 苗刀得名之谜(上) 38 胡亦庄 字1788 2010-06-17 19:31:45
🙂还有一种说法是“苗裔之刀” 夜月空山 字44 2010-06-25 11:04:00
🙂【原创】漫谈大枪 之外五 苗刀得名之谜(下)
🙂聊备一说,不妨以楼主尊姓命名 高朋满座 字10 2010-07-08 02:00:29
🙂好了,扯也扯够了。 johny 字58 2010-07-08 01:32:23
🙂不敢“讲解” 胡亦庄 字29 2010-07-08 16:35:59
🙂【讨论】看了您很多帖子,感觉这贴牵强了 wxstone 字566 2010-06-25 16:41:34
🙂仅仅是猜想 胡亦庄 字74 2010-06-25 16:4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