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讨论】重啤工人也罢工了。不过诉求不一样,不是为了涨工资 -- none空空

共:💬31 🌺41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国企工人内部也是分三六九等的,正式工和劳务工

ZT:

一、为什么会有正式工和劳务工的叫法

从广义上来讲,是指在任何单位,在同样劳动强度和劳动者素质要求条件下,存在的两种不同的待遇差别和身份差别的现象。狭义上看,是国企内部的人员性质的区分。在国有企业中,就体现为正式工和劳务工,在事业单位中就是的正式编制人员与非正式编制人员,在医院里叫职工和临时工,在学校里教师分在编教师和编外教师,在银行里的职员分正式工和临时工,或者在报社、电台、电视台、政府里的分支事业单位等等,都有这样的分法,至今尚存。

要说到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分法,这是计划的一个产物。其原意是想一个单位里应该要求多少要干事情,已经计划好了要多少人,于是安排了多少人到单位干事,可是随着单位的发展,业务的增加,职能的扩大和转变,原来安排的人员已不能完成单位的事务,需要另外增加人手,但编制已规定好的数量不能变化,这是上级规定好的数量,不能超编,超编就超计划,超计划就不是按原定所想,怎样解决劳动力不足问题,于是只好对外临时聘请人来协助处理单位内的事务,这些人就是临时编制的,叫编外人员,叫临时工或劳务工。

于是,这在单位里就形成了两种人,正式工和劳务工,单位里的人就产生了如此的分化…..

二、怪现状:正式工与劳务工的各种差别

正式工和劳务工是不一样的,这从刚进入企业就能感受这种差别。

1、招聘差别

正式工或许是很多国企的一些老员工,他们为国企的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当初他们是怎么进来的这且不论,因为计划时代里人员的安排跟现在真是十分不同。但正式工总会老去啊,老去的正式工要新的正式工来填补,这些新的正式工怎样来呢?

一是自己员工的子女、亲戚、朋友或者有利益关系的人中优先招聘,这叫内部招聘,不需要什么程序,只要叫你过来,到人事处(这是老叫法,新叫法叫人力资源处)报到,便可工作。

二是外部招聘,每年下达的应届毕业生指标要落实,于是必须到人才市场上去招。招聘时人事部门已知道哪些有关系必须招进来的人要投简历的,当来投时注明了放到一边上去,面试时就顺风顺水地进入了该企业,这种招聘也有面试也有筛选,是“优中选优”,“客观公正”,“阳光招聘”。

劳务工是怎么招聘的呢?

劳务工的招聘严格多了,到人才市场上去招,在简历中筛选后先笔试,笔试后再筛一部分后面试,面试完后还要你实操或写文章什么的。层层筛选,最后你就是百里挑一的最佳人选,选中了就当劳务工,享受劳务工待遇。

当然也有些变化,比如现在有些国企,其职工子女要成为正式工就要本科以上,本科以下的都只能是劳务工,但如果你是老总或重要负责人的子女,这一条件是可以忽略不计的,中专、高中一样可以成为正式工,而且工作稳稳当当的,顺风顺水,总会调到好部门去工作,工资拿得比研究生还高,你会气之曰“学好数理化,不如有个好爸爸”。

2、待遇差别

这一点是很明白的。

一是的人事档案。正式工的在本企业,劳务工不能调入,只能在原籍或人才市场挂靠,每年交代管费。笔者的朋友在一个国企里当劳务工,每月要交人事档案托管费80元,一年下来要交960元。

二是工资。正式工工资与劳务工算法是不一样的,首先岗位工资就不一样,不管怎么分法,层次、分值等就是不同,还有奖金、住房公积金、过节费、年终奖金、年度工会费等等都存在强大差别,或者还有其他杂七杂八名目的费用发放,劳务工是不享受这些待遇的。这样一年下来,同一岗位的正式工与劳务工,收入差别可达到3-5倍。

三是学习待遇。正式工可以参加各种培训学习,劳务工的培训永远比正式工少,而且有些培训要求一定要拿到证,否则费用由自己出。有些国企,连考试的待遇都不一样,笔者耳闻目睹朋友在某国企,一次想参加企业内部的英语考试取证,但文件里有一条:本文件只适用于正式工。就是说劳务工不得参与。难道想学习求上进劳务工也没有资格!这种培训式的差别,正式工的培训是享受式的,劳务工的培训是工作式的,就是说正式工培训是轻松的,寓学习于娱乐的,学完后自然是增长了不少见识,而劳务工的培训是严厉的,寓学习于工作的,学完就要用到工作上去,如果工作上出了差错就说明接受能力不行,学习能力差。

四是物资分配。比如说分房,有些国企还存留一些物业,房子只内部卖给职工,按分数排队,劳务工是永远不能享受这些排队买房待遇的。如果可以享受的话,那好,企业也会把劳务工的分值对应得低低的,排也排不上。游戏规则的制定是有利于正式工的,劳务工虽然有时也沾沾边,但永远不可能介入到利益分配之中。

3、身份差别

在国企里,劳务工和正式工是有身份差别的。两者会产生不同的圈子,圈子里会有不同的利益。但劳务工的利益永远不会影响到正式工的利益。身为企业里的劳务工,在与正式工交往时总觉得自己不是企业里的人,总觉得自己只是为正式工打工的,企业也是属于正式工的,企业事务是正式工的事务。劳务工,说是没你的份的了,做去吧。这使劳务工经常性地有一种被歧视的感觉。

国企里的正式工多是关系户,关系成串成串的,某某是某某的关系,不能得罪。说话办事都要看人的脸色和背景后台,否则吃亏的是自己。部门负责人在安排人员、工作分配、奖罚待遇等方面上,都要想到谁是谁的关系,什么后台,什么背景,否则,工作就很难展开。

如果有关系的在工作上出了差错,领导会给你摆平,还会在后台面前夸他的子女在哪些方面干得好,如果本来就做得好的话,就会夸得更好。要是没有关系的劳务工做错事,上级的处理是很明确清晰的,奖罚也很分明。

4、工作强度的差别

由于正式工都是有关系的,或者是遗留下来的一些老弱病残,在人员安排上往往不是按专业分配部门,是硬塞进去的。这样,一个部门里有正式工和劳务工,正式工不用干什么活的,很多活都是劳务工去干的,正式工或者是不会干活,或者是心态使然不用干什么活,所有粗重繁累的活由劳务工去做,但工资所得上让劳务工明显存在心理劣态性,好象正式工才是人,劳务工就不是人,正式工如果背景强的可以盛势凌人,挥洒自如,想怎样就怎样,劳务工只能低声下气、唯唯诺诺、阿谀奉承,唯巩得罪人、唯巩说错话被炒,因为那些正直的,敢于说话的劳务工都被调到偏冷繁杂的部门去工作了,久而久之,劳务工的人格啊、气焰啊、道理啊都不道去哪了,都为了饭碗而生存,为了饭碗而说话、呼吸。正式工如果没有犯上原则上的大错,是不会被炒的。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