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和穿越:也说说我经历过的中国教育(小学)上 -- 酥油茶

共:💬125 🌺158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稍微具体解释一下:

呵呵,我怎么感觉我们上高中的时候也跟你说的那个重点中学差不多。我们当时的问题是,班级太大,小学的时候一个班平均90人左右,初中100-130,高中60-140,这样的环境里面的学生和大城市40人的编班,从气氛到学习方法都是有很大区别的。基本上就是老师不会管到每个学生,就是讲完自己的课程然后抓几个重点拉倒。而且老师对重点学生的态度很宽松,我们初中高中的学生都是跟老师称兄道弟的。

我当时在语文课上就没有学过语文,都是干别的,老师也不管。当然我们不是因为学校好,而是因为太烂了。

我对自己学不懂的东西如果认识不到它的重要性也不喜欢去学,如果对自己学起来太容易的,比如语文,也没有什么兴趣去学。

这部分是说我整个初中和小学,也包括初中。比如政治我就没有兴趣去学。数学我知道重要,但是因为开始就没有开个好头,所以一直保持数盲状态,居然混进了大学。呵呵。

对学习感兴趣,我清晰的记得,我在初中二年级的时候对物理和几何、小学四年级的时候对地理、小学四年级对古诗词感兴趣过。高中的时候基本上就认识到了自己需要学什么,虽然那个时候成绩很烂,很大部分的科目保持不及格,却自己给自己做了学习规划,按照自己的规划来进行学习。比如我高中二年级的时候就预先把高中三年的单词利用语文课等其他科目的时间复习了一遍,这一遍蛮有用。小学四年级的时候,因为地理老师讲的还不错,我记得当时曾经拿过全县第一——我们县大概有两万来小学生吧。初中二年级的物理和几何虽然不是很好,但是也不算差。

我记得最牛的细节是我初中三年的随书练习册几乎都是空白的,以历史练习册为甚。我记得只写了第一页的几个空。我在初中三年只考过一次班级的第一,而大多数科目不及格的时候也不是没有过。高中的时候我也是不用功的学生,但是这不代表我不在乎。我只不过是够任性,够兴趣化使然。

其实我的这些特点有时候是有点被逼出来的。我能够高度集中注意力,但是集中的时间往往极短。最多半小时就不错了。因此一节课对我来讲是很痛苦的事情,我总是走神。这导致我理科成绩上不去,因为理科方面的很多东西一次需要时间较长来讲解。而我往往是听到一半就走神了。我或许有点心理学上的多动症之类的吧。但是如果用另一种方法,比如自己做题,比如和别人讨论这种,就比较得心应手,也提高较快。

我走上生物的道路,也是个被迫学习的意外,当时在高中复习的时候,有个男生想借机接近,就总是去问我奥赛生物试题。一来二去,我的生物提高到几乎可以参加奥赛的水平,他的生物却还是进展不大。后来我上了生物他去了一所普通重点的临床医学。现在偶尔联系。

学校只承担基础的教学任务,完成基本的学业要求,至于更高一点层次的学业要求就由社会来解决,貌似日韩都是这样的,对于中小学教师来说也是一件好事,可以减轻负担,少担骂名,孩子今后的学业怎么样估计更多的是跟家长的荷包有关了。

其实我并不赞同这一点。我记得我们上高中的时候物理化学都比现在难。我们那个高中的物理化学教学实力较强,老师们待我们就像朋友,总是将前几年的高考题在课堂上拿出来,就像是朋友讨论问题一样和大家讨论。我高中的时候成绩也蛮差,但是物理化学不差。多半来源于此。能够激起兴趣。我总觉得,高中初中的科目还是适当的学深一点。求其上而得其中,考试题可以适当简单一点。现在的高中生物蛮复杂的我觉得有一定好处,起码可以让学生多了解些这方面内容,以后至少看个药品说明书啥的还能有点知道。如果人为的降低难度搞得学生都要课外掏钱的话,那其实是加剧教育的不平等性。

按照等级教学是我追求的目标。从这个意义上说我觉得家庭教育是无可替代的。虽然大多数家长在上了高中之后就不能在辅导孩子方面发挥多少作用,但是我觉得可以采取其他办法,比如,花钱的,请家教,比如不花钱的,找亲戚来辅导,或者是通过各种方法鼓励孩子跟成绩好的同学接近。我当时上高中的时候就多有他人这种辅导之功。要是没有他们那些同学无私的帮助我上不了重点大学,也不会在这里发帖。当然现在很多家长的确是做不到这些。

我跟我bf讨论过以后对孩子的教育,我们的共识是孩子在小学和初中很多时间是被不正确的教学方法和环境给浪费了。我bf认为小孩应该在20岁之前大学毕业比较妥当。我也差不多这么认为。如果以后有经济实力的话,我bf想给孩子弄一个实验室,有简单的化学器械和显微镜等(想想现在动辄几十万花在装修上,不如将这些钱用来投入孩子的买书和课余兴趣上)。我也很想这样做,弥补一下我们空白的童年学习经历。

btw,好的老师还是蛮重要的,但是好老师的作用也可以绕开。比如英语,我同学给一个女孩子做家教,那个女孩的英语奇好,原因是她喜欢hip-hop,经常抄歌词。呵呵。当然数学物理化学等是需要更专业点。地理生物历史我们不怕,我和我bf两个人就能搞定了。

当然,很多小孩子没有这个条件。所以有的时候我爱心泛滥,想弄几个亲戚家的孩子来调教。当然要从小开始。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