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回答盲人泪河友对罢工的质疑:劳动契约的自由与强制 -- 铸剑

共:💬108 🌺684 🌵1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应该不是简单范畴

铸剑兄似乎简单地把工业等同于生产力,把工业组织等同于生产关系。举个例子,多晶硅工业,在个人计算机普及前,它是典型的装备工业,之后,它是典型的消费工业。我的意思,“装备”更倾向于生产力,“消费”这个词更倾向于生产关系。可是,作为工业本身,供应集成电路板的多晶硅本身的工艺路线没有发生本质改变。

德国人擅长于复杂概念的抽象,我认为铸剑兄这个简单的范畴界定上不大可靠,可能更倾向于我们中国人的思维模式。我再以多晶硅工业打个比方,假如未来风电占据了发电市场的主导地位,那么多晶硅工业的性质又回到装备工业上;那么,这里生产力跟生产关系是如何界定呢?

我细读过熊彼特的《经济分析史》,在跟您讨论前也翻了您前面的帖子。我想,这次讨论的主题,应该是共产主义(退而求其次:社会主义)的存在本身,它理论上的可行性。您几个帖子的聚焦点集中在“创新”上面,似乎指向:只有资本主义才能创新。我想,别的例子不好举。在西西河里“碎片和记录”网友曾经以鞍钢宪法为例讨论过其对社会生产力的巨大促进。这种促进是否是“创新”呢?如果要谈企业家在“创新”的扩散中起主导作用,那这个主导作用是怎么论证出来的?

我在上贴中说了一句:“熊彼特所言的‘创新’完全可以化为极大丰富的精神再生。”我的逻辑理路如下:人的物质地位差别是资本主义的基本动力,人的精神地位差别是社会主义的基本动力。精神为主导的满足和激励,将使工业组织内部诞生巨大的“创新”动力,从而极大促进社会生产力。

我隐约觉得,“精神地位差别”和“物质地位差别”也应该是某种复杂概念的抽象。但限于学力,我现在无法明确表述。请各位指教。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