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富不过三代” -- 魂与梦

共:💬4 🌺10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原创】“富不过三代”

“富不过三代”

《老子》的第九章说:“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也。”

这段话没有什么特别难解之处。它是说:持有一件容器(譬如一个装水的盆)又把它装得很满,不如装了一些就拉倒(其已),适可而止,不然总是要溢出来的;拿着一件磨得很锋利的东西(注:“锐”字原文是“木”旁,但字库中无此字,只能用“锐”代,好在其意相通。),是不能长久保存的,不折断也易造成伤害;满屋的金玉珠宝,是守不住的;富贵了又呈现骄态,这是自己找死!功成而身退,才是“天之道也”。

现在社会上流传着一句流行语:叫“富不过三代”。有人说这是不富的人因为心里不平衡而作的诅咒。由此推广,“富二代”也是骂人,因为它的实际意思是你的儿子就要变成穷光蛋!

这使很多“富人贵人”愤愤不平。可惜这事不是骂两句那么简单!从老子的教诲看,这实际是一条规律。富了贵了而不能保持谦卑的心态,骄横拔扈,持势欺人,不久必定是会衰败破落的。即使是有一定的自知之明,表面上相当谦虚谨慎,花了很多财富来致力于下一代的教育,也未必能挽回这种命运,因为他们的子女很难跳出公子哥儿和千金小姐的窝臼。我曾看到一则报道:说住在某个小区中的一个外资企业的经理,把小车停在公共道路上,扬长而去。因为小车阻碍了交通,受到不少人指责,他回来后竟还破口大骂,说:“也不看看我是谁,我不是一般人物!”这种人如有子女,我想必定是“富不过二代”的,不用说“三代”了,因为他们的思想已经决定了这种命运。

从这点说,比尔.盖茨确实要高明得多,在他和巴菲特一起接受凤凰台采访时,他不仅承认自己的财富中很大一部份来自于机遇,因此要把大部份财富回馈社会;而且在主持人问及子女教育时,坦率承认富人家教育小孩是个很大的难题。这种明智,或许能让他逃脱这条规律,成为为数稀少的能保持几代富裕的家族之一。

大家都知道“为富不仁”这句话,而且都对它抱着不同程度的反感。我说不同程度,是因为实际上,还总是存在着这么一部份人,对为富不仁表面上虽然不屑,其实却悄悄地效而行之,他们的逻辑是:只要能增加富(或贵),不仁些又有何妨?不但如此,甚至还有部份人是认为不“不仁”,是不可能“富”或“贵”的。所谓“人无横财不富,马无夜草不肥。”之类的信条,信奉的人仍不在少数。所以尽管表面上“为富不仁”还属于贬义词,但认为它“闻着臭,吃着香。”的人也同样大有人在,甚至有越来越多之势!要不,怎么会有那么多的伪劣商品?怎么会有那么多的欺诈坑骗?又怎么会有那么多的官员贪赃枉法,仗势欺人?

老子到现在已经经过了几千年,人类的思想境界却仍然停留在他批判的那种境地,甚至还越演越剧。这不能不说是时代的悲哀!在这些方面,其实我们的智慧和道德是远不如我们的祖先的!这不能不使我们感到羞愧!

关键词(Tags): #老子#富不过三代。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