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这波熊市能到多少点? -- 牛歌

共:💬19 🌺23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讨论】通胀之下无牛市

【转】90年代管理层首次在通胀背景之下的救市历程——通胀之下无牛市!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2f7e0f90100a7qp.html

通胀之下无牛市!在此举四个例子来说明:(1)20世纪70年代,美国CPI年均7.4%,1970年底道指为839点,1979年底是839点,股市低迷9年;(2)到了90年代,印度GDP增长率年均6%、CPI一直在5%以上,9年中股市跌6年,CPI较高的年份股市暴跌;(3)而我国1993-1995年的恶性通货膨胀,导致了93年2月下旬到94年7月底的熊市,沪指从1558点下跌至325点,跌幅为79%(注:当时市场的大规模快速扩容也给股市造成了一定的压力);(4)2007年至今的通货膨胀,政府实施从紧的货币政策进行宏观调控,A股市场从07年10月16日的6124点下跌至今天的2695点,跌幅为55.9%。

20世纪90年代的通胀对我国股市的打击是巨大的。在92年7月当时通胀率超过了5%,通胀压力初现,于94年10月份CPI到达惊人的27.7%,当时为了抑制通货膨胀,93年5月15日央行大幅度上调存贷款率,政府开始实行适度从紧的宏观经济政策,股市应声而下。那么在当时国内通胀严重、政府实施宏观调控的情况下,政府是如何拯救濒临崩溃的股市的呢?当沪指从1993年2月16日的1558点历时一年下跌至94年2月21日的752点,跌幅达51.7%,受到了管理层的高度关注,于是在1994年2月23日深交所宣布暂停新股上市,意图缓解新股扩容对市场的打击,股市从749反弹至787点历时四天,之后股指继续下跌连创新低,于3月10日跌至694的低点;3月14日证监会主席刘鸿儒在上交所第四次会议上宣布“四不”救市政策(即55亿新股上半年不上市;当年不征收股票转让所得税;公股、个人股年内不并轨;上市公司不得乱配股)当天股指跳空高开,盘中激烈震荡,最终收于788点,上涨71点涨幅达9.90%,然而大盘的反弹才经历了三天,就在807点处迅速下跌并于3月25日完全封闭了政策救市的跳空缺口,“四不”政策救市宣告失败,挽救不了市场的跌势,当时救市的失败主要还是在于市场对对国内的恶性通胀、政府严厉的宏观调控措施和对下半年新股上市发行的担忧,沪指再次踏上绵绵阴跌之路,经过4个多月的下跌,沪指最终于7月29日跌至最低325点于333点收盘,按“四不”救市政策的高点807来计算,沪指至此跌幅为58.7%,若按此轮熊市开始的高点1558点来计算,沪指跌幅为78.6%,跌幅非常之惨烈让人瞠目,投资者亏损惨重,市场怨声载道;显然当时股市的惨烈下跌已经影响到了我国资本市场的稳定和健康发展,是可忍孰不可忍,政府再也坐不住了,于是1994年8月1日,人民日报发表证监会和国务院有关部门共商稳定和发展股市的措施,俗称“三大政策”(即在股票供应方面,进一步放慢发行和上市节奏,年内除已发行尚未上市的股票外,暂停各科新股发行和上市、并严格控制配股规模;在资金投入方面,发展共同投资基金、发展国内投资共同基金,培育机构投资者,试办中外合资基金管理公司,逐步吸引外国基金投入A股市场;有选择地对资信和管理好的证券机构进行融资),从而引起A股著名的“8月狂潮”,股指从333点跳空高开一路上涨,一个月后即9月13日上涨到1052点,涨幅达215.9%。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