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整理】《批判性思维指南》书摘 -- 游识猷

共:💬30 🌺73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8.你发现干扰性原因了吗?

【8.你发现干扰性原因了吗?】

◇在运用证据来证明此事情导致了彼事情时,通常会遇到一个困难——那就是干扰性原因的问题。

干扰性原因是一个看似合理,与作者的解释不同,但能说明一个已知的结果如何发生的解释。

◇对于同样的证据可能有不同的解释。我们把那些不同的解释作为【干扰性原因】,指在说明事件发生的原因时,与作者的解释不同的一些解释。

你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除了专家提出的一个假设,也有其他假设能合理地解释某些事件或某个研究结果。通常,专家们不会告诉你干扰性原因,你需要自己发现它们,这对于你判断“证据的可信度有多高”非常有帮助,因为干扰性原因越多,我们对作者给出的原因的确信度就越低。

一旦你发现一个因果关系说明,一定要警惕干扰性原因存在的可能性。

◇经验总结

1.很多种事件都可以用干扰性原因来解释,如临床的案例研究、司法审判、科学研究、股票交易市场的走向、广告统计、体育图表、航空事故的原因以及历史事件等。

2.不同专家可以对于同一证据进行验证,并能提出不同的原因进行解释。

3.尽管许多解释都能“符合事实”,但是有些解释看起来更合理。

4.大多数表述者只向你提供他们自己喜欢的解释,读者或听众必须自己寻找干扰性原因来解释。

5.寻找干扰性原因是一个创造的过程,通常,干扰性原因都不明显。

6.即使是“讲科学”的研究人员也常常不承认还有其他重要原因来解释他们的研究结果。

7.人们对于某一因果关系的确信程度和干扰性原因的数量呈负相关。

◇为了寻找隐藏着的干扰性原因时,不妨问问你自己下面这些问题:

·我能想出其他方法来解释这个证据吗?

·还有什么其他的可能原因会导致这个行为或这些结果?

·如果我换一个角度来看.我会找到什么重要的原因呢?

·如果现有的解释是错误的,何种解释才是正确的呢?

◇人们往往会犯一种错误,即把一个简单的、单一的原因当作是某个事件的真正原因,而实际上,这个原因只是对该事件起促进作用的因素之一 ——这个原因有助于为事件的发生创造必要的条件,许多因素的组合导致了事件的发生。

在人类的活动中,影响事件发生的复合原因比单一原因出现的几率要高些。在许多事例中,对于因果关系最好的解释就是把多种原因结合在一起,这些原因是引起事件的充分条件。因此,专家们能给予记者的最好回答就是:“我们不知道这些事件的真实原因,我们只能提出那些可能对该事件有促进作用的原因。"因此,当我们寻找干扰性原因时,必须记住,任何我们所找到的单一原因更有可能是事件的促进因素而非真正原因。

◇错误之:因果关系过度单纯化:根据一些不够充分的因素来解释某事件.过分强调某一个或某几个因素对事件的作用。

从某种意义上说,几乎所有的因果解释都是过度单纯化的;因此你要公平地对待那些没有把所有的可能原因都提供给你的信息传达者。尽管如此,对因果关系所下的结论应当尽可能全面地包括因果关系的因素,以使你确信这些结论没有过度单纯化,或者作者也应当清楚地说明他在结论中所强调的因素仅仅是众多可能的促进因素之一——只是原因之一,而不是真正的原因。

◇当你看到演说者或作者通过科学研究得出某个事件导致了另一事件时,你应该做些什么呢?首先,你要记住,他们的结论只能被看作是原因之一,而非真正的原因。然后,看看研究过程中哪些步骤所产生的结果能支持研究人员的假说,尽可能多地找出这些步骤。最后,努力提出一些可以解释这些研究结果的干扰性原因。你提出的合理的、能解释研究结果的干扰性原因越多,你对研究者所提出的假设的信任度就越低。

◇若研究结果表明X与Y正相关,则应考虑以下四种可能的解释:

解释l:X是引起Y的原因。

解释2:Y是引起X的原因。

解释3:由于第三个因素Z,X与Y相互联系。

解释4:X与Y相互影响。

◇ 记住:两事件相关并不能证明它们之间有因果关系!

然而有很多用于证明因果关系的证据都仅仅以事件之间的相关为基础。当某作者凭事件之间的相关来支持一个假说时,你一定要想想:“是否可以用其他的原因来解释这种相关?"

相关因素和真正的原因之间混淆很容易理解,但也很危险。在产生某种结果之前必定存在它的原因。然而,在产生结果之前存在着很多因素,其中的大部分和结果都不是因果关系。

◇两个关于因果关系的普遍错误:

1. 错误 混淆原因和结果:将原因与结果混淆在一起或没有认识到两件事可能是相互影响的

2.错误 对共同原因的疏忽:没有认识到两件事可能因为另一个共同因素的影响而相互联系。

◇这样的研究可能产生强有力的解释:

·研究人员不是出于个人获利的目的提出这样的原因。

·这项研究至少设置了一个控制组,在这个组里不存在研究人员所提出的原因。

·参加研究的几个对比组除了在研究者感兴趣的原因上有差别外,在其他特征上应该差别不大。

·参加研究的人是被随机地分配到各组的;他们不能自行选择参加哪个组。 ,

·参加研究的人不知道研究人员的假设。

·其他研究者重复验证过这些研究结果。

◇混淆了“在此之后”与“由此引起”

人类有一种强烈的倾向,相信如果两件事在时间上相继发生的话,那么后发生的事肯定是由先发生的事引起的。

◇在此之后、由此引起的错误:仅仅因为B事件在时间上晚于A事件发生,就认为B事件是由A事件引起的。

政界和商界的领袖们喜欢使用这种“在此之后,由此引起”的推论方式,尤其是当这种推论符合他们的意愿时。例如,在承担了领导者角色之后,如果发生了好事,他们就倾向于认为是由自己的领导引起的,如果发生了坏事件就把责任归咎到其他方面。

记住:不能仅仅由于一件事情紧接着另一件事情发生,就认为二者存在因果关系,这有可能只是个时间上的巧合。当你看到这样的推理时,一定要问问你自己:“是否还有其他原因也能说明这件事?”还有,“除了两件事在时间上接近以外,还有没有其他有力的证据呢?"

◇解释独立的历史事件或行为

对于同一件事,很多不同的解释都可能是“有道理的”。第二,我们解释事件的方法受到社会力量和政治力量的极大影响,也会受到个体的心理力量的影响。

“基本归因错误”是一种常见的偏见,即在解释他人的行为时,我们会过高地估计个人倾向性的作用,而降低了环境因素的作用。也就是说,当我们评价他人的行为时,我们更倾向于从内在因素(他人的人格特征)找原因,而不是从外在因素(环境的力量)找原因。

◇另一种常见的心理错误就是,一开始就限定了可能原因的数目,然后如果发现了一些补充信息(甚至是不恰当的信息),不是把它们当成独立的、新出现的或者更复杂的假设对待,而是当成已经存在的、被确定的假设来解释。我们的倾向是简化世界。但是事情往往需要复杂的解释。

◇当你接受你所遇到的第一个解释时,请小心。请你寻找其他原因并比较它们的可靠性。我们必须接受这个事实,即许多事件都不能用一个简单的原因解释。

◇解释一件事或一系列事件的线索

当你试图发现干扰性原因时,请用以下的问题问问你自己

·是否有证据表明这种解释得到了批判性检验?

·社会力量、政治力量或心理力量会不会使假设带有某种偏向?

·还有哪些干扰性原因还没被考虑?与干扰性原因相比,作者的假 设有多可靠?

·对于事件的疑点,作者的假设是否全面?

·作者的假设与所有与事件有关的那些有价值的证据的一致性程度 有多高?

·“在此之后、由此引起”的推理是连结事件的主要推理吗?

◇如何准确地评估每一种解释与可利用的证据有多符合,同时尽量注意避免你个人的偏见。

在对各种原因(包括自己提出的干扰性原因)进行比较与评估时,我们建议你使用以下的标准:

1.逻辑合理性;

2.与其他知识的一致性。

3.是否曾经成功地解释或预测了某些事件。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