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从晚唐到五代十国的那些事 - 1 -- 桐桐木

共:💬146 🌺943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原创】从晚唐到五代十国的那些事 - 12

乾符5年8月,投降不久的黄大忽悠趁政府军不备, 在江浙一带突然发飚,偷袭了杭州; 九月又攻破越州, 直接把砖头拍到了高骈的脑袋上。只可惜此时的黄巢功力还欠点火候, 虽然在沙场上也练了三年多,但要对付高骈, 就好比郭靖遇到了欧阳锋。 眼看黄巢跑到家门口来找自己过招, 高骈也意兴阑珊, 点了两员偏将----张潾和梁赞出来陪黄巢练练。

结果这两个看似不起眼的人一出手, 就把黄巢送上了梦幻之旅。 先是刚刚攻破的越州,进城的黄部还没来得及睡几天安稳觉, 马上就被张潾给轰了出来, 这还没完,城里不让呆, 乡下也呆不下去,揣着高骈钧旨的张潾和梁赞, 就像一对黑白无常, 追着老黄要命, 一路杀得黄部丢盔弃甲, 溃不成军, 一直把黄部赶出镇海军的辖区。 一阵仗下来, 打得连造反元老毕师铎等数十个悍将都对自己的事业失去了信心,最后干脆跳槽, 跑到了高骈的阵营。

张潾和梁赞两人联手的一顿弃而不舍的王八拳, 把想吞吃江浙这块肥肉的黄巢给打醒了, 现在摆在他眼前的, 还是个一个老问题, 造反的路线问题。 京城里去不了, 东部经济发达地区不让去, 北边的草原大沙漠又不敢去, 还有什么选择?

有些问题, 即便是想破脑袋也没用, 动点手脚才是王道, 尤其是像造反这么个对动手能力和奔跑能力要求都很高的职业。现在北西东都尝试了一遍,除了撞了一头包, 实在是拿不出什么像样的战利品。 环顾四围, 好像剩下的只有南下一条路了。 反正已经撞了好几次, 不在乎再多撞一回, 况且, 谁知道下次就不会把墙撞个大洞?

乾符5年底, 被高骈赶出来的黄巢, 收拾余众从江西南下, 开始近千里的南征。

事后证明, 黄巢南下的这条路选对了,这次他没撞到南墙, 而是撞了大运。 这趟“战略转移”几乎是意想不到的顺利。 之所以比较顺, 不是因为朝廷发扬人道主义精神给这些造反分子放了一条生路, 而是有客观原因。 因为相对于有重兵把守的中原、 西部及东部地区, 南方本来就属于开化得比较晚比较落后的地区, 历来就是朝廷流放犯人的理想场所。 人口稀少交通不便, 自然环境险恶, 政府军兵力相对薄弱,黄巢此行去岭南, 就好比通缉犯自己往监狱里钻, 要是我放鞭炮都来不及。 所以可以想见, 黄巢此行遇到的最大的障碍, 还不是政府军的围剿, 最让他们头痛的, 好像还属交通问题, 那个时候, 从中原到岭南, 应该还没有能容数万人通过的大路。

没路不要紧, 只要还走得动! 大不了把野战军变成工程兵, 把砍人变成砍树砍石头。 反正都是砍,也不需要搞什么上岗培训, 而且砍树比砍人还更安全一点。 于是乎这支南下部队碰到挡路的就开山架桥,碰到居民点就顺便打下来改善一下伙食, 从江西经福建到广东,一路逢城攻城没路开路,共计攻破虔、吉、饶、信等州,开山修路总长度达700余里。

对黄巢来讲, 这次南下行动,虽然是迫不得已的, 但是也是英明的, 成功的。 当然, 成功也不能等于一点代价都没有, 在南下途中, 不死人是不可能的, 这些死难者,大多成了滚滚历史车轮之下籍籍无名的小石子, 这其中有一个人,比较特殊, 活着的时候除了追着别人打, 就是被人追着打, 基本上没有享过什么福, 在死了二三十年后却倍极哀荣, 被追封为朗王, 自己的儿子们先后当上了无数人孜孜以求的封疆大吏, 最后也一同被追封为王。 这个人叫朱存, 他们家的老三,名叫朱温。

要说损失最大的, 当然还是老百姓。 黄巢一行数万人,军需是个大的难题, 南方地区在当时地广人稀, 即便是相对富庶的地方,要想一次拿出这么多人的饭菜,可以想见只要是能吃的, 包括被抓住的老百姓, 一旦落入黄军之手,但无幸免之理。 只有一种人例外----读书人。

以前我老爹老娘逼我读书, 我一直还以为只是为了将来可以找个好工作, 直到读了这段历史, 才知道一千多年前, 读书居然还可以保命! 因而开始有点儿理解读书之所以成了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之一,多少还得拜黄巢之赐。

搞不清作者是谁, 是什么创作动机, 当时黄巢的部队里, 流行着这么个歌谣 :“ 逢儒则肉, 师必覆”(新唐书), 如果你不幸被黄军抓住了, 不要慌张, 你也不是一点儿活命的机会也没有, 只要你说是读书人, 最好还能现场比划几个大字, 那么恭喜你可以从案板上跳了下来, 开始新的历险了。 史载黄部攻陷福州后, 进城就烧杀抢掠, 杀人如同草芥,但是经过崇文馆校书郎黄璞家时,乱兵接到命令, 曰:“此儒者,灭炬弗焚”, 黄老先生才侥幸逃过一劫难。

到了乾符六年的5月前后, 黄巢率部到达了南方的重镇广州,等在他前面的, 又是什么呢?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