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弄堂里的‘艺术、商机’和‘变迁’ -- 春天春潮
在等待了八年之久,母亲移民澳大利亚的申请,终于在去年得到批准。老妈欢天喜地的从香港飞来悉尼,开始了颐养天年的全新生活。初初到来,老妈看什么都新鲜,什么都喜欢。悉尼的街道整齐且干净,特别是住宅区,白天几乎看不见人,偶尔有辆汽车,也是悄悄地一滑而过,一切又归于宁静。老妈在香港、上海住了几十年,早已习惯了大都市的那份喧闹。如今的环境除了鸟语花香,还是鸟语花香。半年过去,虽然她没有说什么,但是我知道,‘老妈有点寂寞了’她的移民生活应该有个缓冲、过渡、适应期。
和家中‘领导’商量的结果,我陪老妈回上海、香港,旅游探亲一次,时间为一个月,(因为我有足够的假期)。
首站上海,小住半个月。旅游为主,故地重游,四处闲逛,发现了‘田子坊’这个“你侬我侬”地方。
过去的旧里弄、旧厂房变成艺术坊,许多有才华的年轻人在这里租间居民的小屋开设工作室,打造纯手工的工艺品。‘田子坊’本身就是创意的天地,这里每一家小店,从设计到商品都是独一无二的。
细心的店主,特意在门口不大的空间,放上简单的桌椅。营造着大都市之中的那份悠闲。
店面的设计虽然看着有点“杂乱” 但是闪耀着店主的创意智慧。
独到之处在于旧弄堂的原住民和商店共处一巷,更凭添几分‘市井文化’ 就是观光,商业和生活混杂在一起,文化的脚步落差随時可見。田子坊有很精细現代的一面,也有无法免俗之处,这里还是当地居民生活的地方,人們沒有因此而搬迁。
现代的高楼蚕食着旧上海的‘石库门’。
石库门在房价不断创高的浪潮中迅速消失,这里的‘石库门’开始“经商”
“西风”实实在在的吹拂着旧式的弄堂,体现出不同的风格和氛围。
包容宽广,接纳新事物的海派文化。
狭窄巷弄间七转八弯,截然不同的景象惊喜不断。
到处穿梭,砖墙、石雕、黑木门,都是石库门的特色,因为石[箍]住门,可能因此而得名吧。
石库门后门,时间仿佛在瞬间凝固,依稀还能够回忆起,儿时早晨母亲忙碌的身影,还能够看到左邻右舍相互打招呼的热闹景象。
儿童时代玩耍的天地。
谁知道?有多少年轻人怀着对新生活的憧憬,从这窄巷弄堂里走向世界。
年轻的创业者们。
孩子们的沟通是最不受文化、观念、语言的限制。
地球可真成了一个“村”
新上海的‘市井文化’
一切都是那么的‘自然,和谐’田子坊的出现,诠释了‘海派文化’的新注解。
田子坊继续在修缮,扩大,真正的老上海,只是平民百姓过日子的地方。
充满文化,艺术的田子坊就隐身在闹市中。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2
🙂【原创】弄堂里的‘艺术、商机’和‘变迁’
🙂洋和尚沙发 vicar 字0 2010-04-19 19:07: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