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兄弟连”的姊妹篇“太平洋”开播(多图) -- daharry

共:💬224 🌺275 🌵1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我觉得这是片子好的地方

我没考察过史实,但这个片子是写实风格,就应该有这样的事情真实的发生。

联系下美国战争片经常出现的这种类似场景引起的争执

我记得当年的《拯救大兵瑞恩》,新闻还有影评很多的卖点或者说关注点都是在“用更多的生命救一个命值不值”,片子的故事也确实依照这个展开,但是我看片子时其实完全感觉不到这种争执或者说“高级的哲学思辨”,我觉得片子通过细致的场景刻画,很好的表现的战场上的人非常简单实用的逻辑(至少是美国式的):要活下来,就要去战斗。你是一个兵,服从命令是你的本分,你不服从命令这场战争就没法打,你的上级不会让你回家。对敌人,你必须打,不打就会伤你的战友。

找到瑞恩后那小伙子逻辑也很简单:我的战友牺牲那么多,为啥我就可以回去?假如我能回去为啥他们不能回去,假如我们都能回去,那德国人也不会让我们回去,只有在战场上尽一个士兵的本分去完成上级交给的作战任务,这才是最该思考的问题。至于生死观的问题不管应该什么时候想,反正不该在战场上想,战场上一个普通的战士想的是战斗的技能应用和装备的使用,一个指挥员想的是战术和战略的运用。

回到其他的宣传上以人性讨论为卖点实际片子也是以讨论人性为重要内容的片子:比如《风语者》比如《硫磺岛家书》,这两片子不是军迷或者一个渴望了解战争的人看的,更像是一个文学家一个哲学家或者一个自由民主人士(这里这4个字没贬义)发的感叹的表达,太晦涩复杂也略微显得矫情了。

再回到《兄弟连》以及《太平洋》,他们甚至抛弃了《拯救大兵瑞恩》的那个虚构的表现战场的故事主线的争论(或者说卖点)--值不值,就用纪实的手法跟着一群军人走一段历史,要知道战争在最基本层面是什么样子的,看这个片子来感受,至于说,后来的人怎么评价战争中的行为,那就是看官自己的事情。

我觉得这是一个很不错的路线:现在虽然战争片很多,但能让看的人感受到战争的很少,大多数片子已经被导演或者编剧先咀嚼过了。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