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邓小平76年后的四个功绩 -- 笨笨猪

共:💬528 🌺2049 🌵23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俺的一点点看法

十二大修改党章,还是有些学问的。显著变化之一,就是取消了原党章中对于党中央委员会主席、副主席的设置。

新党章里,中央委员会总书记负责召集中央政治局会议和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并主持中央书记处的工作。

中央总书记与中央主席都是名义上排第一位的领袖,如果说有什么区别,那就是,按理说,总书记主持的只是中央书记处的工作,对于中央政治局会议和政治局常委会议,只起一个“召集人”的作用。这就是说,如果刨去其他一切因素,总书记与其他常委几乎是完完全全的平等关系,如果勉强说是一个带头人的话,这个“带头”的角色信号和地位,远不如过去的主席,那才更像是一个仲裁人的角色。

中央主席、副主席,原本可看作是政治局常委之上的一级(考虑到一些时候曾有不担任主席、副主席的常委,虽然很多情况下常委只由主席副主席组成),是领导被领导的关系。十二大后,这个关系有所变化,从中央总书记的新定位来看,总书记也只是常委中的一员,他明确的权力基础在于书记处。

也正是由于这样的定位,胡赵时期的中央总书记,虽然是名义上的党一号,但不具备像过去主席一样的生杀予夺的大权,原主席的权力,可以说是稀释和分散了。十二大的政治局常委,就是前台核心老人院(一线),后台的中顾委更多的还是养老的性质(二线)。也正因此,中央书记处那个时期才是大放其彩。邓等常委下掉老胡,形式和实质上看几乎没有不妥。赵的问题又麻烦些。这个时期(十三大后),书记处的功能移到政治局去了,所以新人占据政治局场面,而书记处只剩四名书记。不再担任一线职务的各元老们,虽然在后台,但仍不全是通过中顾委这个发音渠道。而字面上,总书记仍是常委中的平等一员。实质上,无论通过怎样的途径,还是通过“政治局会议停权”“全会确认”这样遵循程序的方式。邓有重大事件处置权,其实有无中顾委这样的马甲一点也不重要。

其后的江,若只是像胡赵一样的光杆总书记,那也只是个政治局召集人的角色,至少要披戴了军大衣,后来又成为国家元首。老一代谢世后,再加个人控制场面的能力,才能成为实至名归的一号。没有军委主席国家主席头衔的总书记,场面效果不会比胡赵好到哪里。当然这些只是从名义上说的,实质上个人能力的发挥是重要因素。最后还是强调一下自己看法,十二大后,高层体制基本由一人(主席)专制(或叫集中)转成为集体(政治局常委)专制,这在邓公逝世后表现更为明显。专制这个词不好听,其实就是民主集中的集中部分。对离职的元老,其影响和人脉还在,重大问题征求意见是肯定的,但猜想元老们应不会有决定权。如果说元老们的意见是通过某在任政治局常委表现出来的话,那其实就跟其他政治制度的“老人干政”没什么差别了。这是潜规则,跟有明确决议不一样的。

通宝推:leqian,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