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春运轶事(21)菜刀队 -- 忘情

共:💬37 🌺248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原创】春运轶事(21)菜刀队

铁路内部的事千奇百怪,尤其这些年来内部怨气冲天,全靠领导一级级弹压着。虽然胳膊终归拧不过大腿,但有许多事情还是让人挺郁闷的。

客观地说,铁路这些年来的进步是有目共睹的。这些成绩的取得虽然是领导政绩,但都是靠基层劳动者们汗珠子掉地上摔八瓣,付出无数汗水、泪水甚至是血肉换来的。付出得不到应有的回报,还不被理解,能没有怨气吗?

但成绩归成绩,问题归问题。基层的劳动者们也都不是完人、圣人,有许多事情也挺扯淡的。

有些扯淡的事是因为职工的素质不高,业务水平参差不齐所致。在国铁基层,混饭吃的不在少数。

举个例子,有年春运上岗前考试,我们纯粹是放水,出了道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考题:组装日光灯。说白了接六根线就行了,接线图就印在整流器上,照葫芦画瓢如果都不会的话,那就实在说不过去了。我们原来以为,这种活儿甭说是专业电工,就是普通人也难不住呀,日常生活中总得接触得到吧?可让我们大跌眼镜的是,有不少电工专业的乘务人员居然连这个也不能独立拿下,看得我们干着急,一再提示才勉强完成,而且时间大大超过规定标准。还有位三十多岁,技校出身,跑了十几年车的电工居然连指点都没用,翻来倒去磨叽了一刻钟,还能不能将日光灯点亮。而且看看他接线的过程就明白这位是个啥也不会的饭桶,菜得不能再菜了,简直就是从来没接触过电器。可这位平时牛皮那是吹得震天响,能耐可大了,可区区一个最简单的实作课目就能让牛皮现原形。

可是由于目前的现状,这样的阿混虽然为数不少,但人家有关系有后门,你还真就拿不下他。就只能憨着头过,遇上事摆不平你本人自作自受自己抗吧。

当然,大部分扯淡的事还不是技术原因,而是职工的工作态度,也可以说是心态问题。

有年春运,上级对车载灭火器有了最新指示,要求我们在规定位置贴上检验标签。

按规定,每个车厢里都配有两个干粉,两个水剂,一共是四个灭火器。出厂时人家已经是检验过的,是否失效只要看看上面的压力指针就行了,只要发现指针指到红色区域,直接更换就行了。这是列车始发前,客运、车辆、乘警搞“三乘联检”时的必检科目,既然每次出乘前都要检,又不是每检一次都要粘一次检验标签,那么这种标签的意义何在?我认为既然出厂时有了厂方的检验合格证,那么这便显得没什么意义。

如果是库存的灭火器,这工作很简单,按规定再贴一张检验标记就完事了。但是列车上已有的灭火器怎么办?列车长时间在外面跑,只要灭火器还未失效,就得继续放在车上备用。要全换成新的那将是极大的浪费。但列车入库的时间不固定,如果由专人来干这个嘛,领导又觉得不合适。于是领导一声令下,让各趟车的乘务人员负责对所值乘的列车灭火器粘贴检修标记。

应该说,领导的这个决定是无可指责的:出乘前检查灭火器本就是你的责任范围,现在要你检查完后顺手贴上一张标签也是顺理成章的事。况且这工作只是一次性的临时工作。

要说相关的管理人员对这事做得很到位:他们先自己动手贴了个标准灭火器,用数码相机拍下来,再打印出来,然后给每个乘务组发放一叠检验标记的同时,附上一张照片,旁边还有文字说明,作业者只要看一眼照片,然后依葫芦画瓢就搞定了。

按说这是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活吧?按说管理人员工作做得如此之细,应该没问题了吧?

可让人大跌眼镜的是,领导们一星期后上车检查,结果被气得七窍生烟:只有百分之十左右的灭火器贴的标签勉强合格,剩下的都惨不忍睹。这些不合格的明显是非常随意地顺手一拍,将检验标签拍到哪儿算哪儿,不仅仅是贴的位置五花八门,而且还东倒西歪,盖住了使用说明。

这要是让上级检查发现,那又是上纲上线的事儿。不仅仅是领导们得挨批,而且整个单位都得扣钱。

领导实在是气不过,在会上破口大骂,什么难听的话都讲出来了。

可骂只是一种发泄,于事无补呀。这些标签必须得全部返工。

返工?怎么返工?让乘务员们去返工吗?得了吧,照这样子是没法整了,整个儿就是态度问题。用领导的话来说,这全是成心和领导对着干。

虽然领导很生气,但却拿那些人没办法,因为法不责众。

万般无奈之下,领导祭起了法宝:让管理人员组织突击队,上车突击整治灭火器标签。

得,春运时大家都忙,管理人员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还要添乘、包保,现在又多加了一项临时任务。这任务如果分解到车班,那还不算什么。但如果集中起来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想想看,上线的客车有一千多辆,接近两千辆,每辆车有四个灭火器,这几千个灭火器要在数天之内整改完毕,工作量可想而知。因为在管理岗位上,当着领导的面,大伙儿嘴上不好说什么,可心里全都是气:这都是哪门子事儿?累死累活的帮人家擦屁股,自己加班全是义务奉献,谁有那么高的觉悟?

生气归生气,但领导布置的任务还是得不折不扣地完成。于是大伙儿把手头的工作安排妥当,列车一入库就上车突击整治。

重新粘贴标签很简单,可是那些粘贴得不合格的标签要去除可就太麻烦了。

卖给铁路的器材配件那是以质次价高而闻名的。但有时候却非常背,希望器材质量好的时候它们不争气,希望它们质量差时却出奇的好。这一回就遇上了这倒霉的事儿:那些标签粘性都非常非常好,你根本撕不下来。

刚开始,大伙儿用指甲一点点抠,那个费劲哟,不但效率极低,而且不一会儿手指甲便生疼。

抠不是办法,于是有人找来湿毛巾,先打湿了再继续抠,但没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眼见得这样慢慢抠下去不知道猴年马月能完成任务,领导们可等不及,拿基层职工没办法,可给管理人员上上紧箍咒那还不手到擒来?于是有人到料库去领来了钢锯条,也不装上锯弓,直接将灭火器放平,直接用锯齿刮。这个办法效率要高多了,不过锯条拿在手里来回刮,太过费劲,弄得手生疼,而且极易崩断锯条。

有人眼尖,一眼发现保洁工用的那种小铲子是个好家活儿什。许多旅客不自觉,随地乱吐口香糖,粘在车厢地板上非得那小铲子才能清除掉。

于是大伙儿一路顺着车厢过去,瞅准时机就把保洁员的小铲子顺到手里来了。你还别说,这东西还真能省不少劲。美中不足的是,这东西人家保洁员也要用,所以能顺到手的数量极少。

一行人走到餐车,有人脑子活络,立马窜进厨房里将菜刀给翻了出来。

餐车里的菜刀不止一把,切菜的,剔骨头的,剁肉的,应有尽有。厨师退乘后,刀具并不随身带走,而是锁在柜子里。可区区一把锁能难得住谁?车辆构造没有谁比这些管理人员更熟悉,他们大多都是从现场上来的,车上那些三国演义都门儿清,厨师就是把刀藏在顶棚里都能被这些人给找出来。

这菜刀比啥子都好用,将灭火器放来,抡起菜刀刮、剁、蹭、削、刀锋过处,省时省劲,工作效率大为提高。

于是,突击过几趟车后,大伙儿手里的家伙什都换成了一把明晃晃的菜刀。菜刀队员们就这么雄纠纠气昂昂地拎着菜刀,带着满脸的杀气、怨气地在车厢里列队而过。无论在车厢里遇上谁,不管是保洁员还是列车员,无不为之色变,纷纷退避,生怕惹到这帮不知吃了啥枪药的“瘟神”。有时候遇上列车员们始发前在开班前会,小姑娘们见到这一列杀气腾腾的菜刀队顿时吓得花容失色,还不敢大声,只敢低声嘀咕猜测这帮人是干什么的,是不是上车寻仇打架来了?

要问菜刀队员们吃了啥枪药呀?满肚子怨气呗。再加上在车上帮乘务员突击擦屁股,一些乘务员见到后连一句客气话也不说,不但袖手旁观,而且还说着风凉话:有人帮我们做,我们还急什么?歇着吧。

得,这话谁听见谁生气。大伙儿用刀身将灭火器拍得山响,虽然不至于破口大骂,但怨愤之下,恶语相加是免不了的。

那些说风凉话的乘务员见势不妙,赶紧溜之大吉。毕竟是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关系,要真的惹毛了这些人,那除非今后不被人揪着把柄,一旦落到人家手里,就甭想有好果子吃。

有一回领导下现场,突然发现这群菜刀队列队而过,人手一把菜刀,领导顿时脸色大变,吓得不由自主地往后倒退几步,小心翼翼地询问你们人手一把菜刀要干嘛?看得怪吓人的,该不是准备找谁打群架吧?

干嘛?完成领导交办的临时突击任务呗。大伙儿趁机大倒苦水,忿忿不平地将车上乘务员的风凉话复述给领导听。

领导也无可奈何,只能劝大伙儿:国铁就这现状,我要是私人老板早把他们给开了,可国企你能将他怎么着?已经是工人了,到底了,总不成降为“副”工人吧?知道大伙儿辛苦和委屈,可这也是没办法的办法,咱换位思考,如果你们在我的位置上遇到这事,有什么更好的办法?。。。。。。

菜刀虽然好用,但毕竟是菜刀,拿来往灭火器这种铁家伙上剁,再好的钢口坚持不了太。没过多久,原先明晃晃的菜刀就变成了柴刀了。

不好用了是吧?没关系的,反正每列车都有餐车,以旧换新呗。

于是凡是菜刀队所到之处,餐车的菜刀基本上很难幸免被抓壮丁的命运。至于车开后大师傅们没有菜刀用怎么办,那就没人操心了。反正平时两个单位的矛盾极深,明战暗战不断,顺你几把菜刀那是客气的,要知道车库可是咱的一亩三分地,你要是不服气起手来肯定是咱们人多呀。再说了,你说菜刀是你的,证据呢?上面写了你的名字?屁大的事你有种就去告,自家单位的领导肯定护犊子。就算你告到路局也没人会管这鸡毛蒜皮,自己认倒霉吧。

客运的很识相,知道告也没用,吵也吵不过,打架肯定吃亏,于是干脆捏着鼻子消灾,只要远远地看到传说中的菜刀队上车了,大师傅们就赶紧将菜刀攥在手里。菜刀队再横,那也不至于到人家手上明抢不是?

关键词(Tags): #菜刀队(嘉英)#春运(嘉英)#灭火器标签(嘉英)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