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谍海孤舟—法国情报部门一个负责人的自述》 -- 以一敌七

共:💬81 🌺150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截取外交邮袋

现在是行动第一阶段。我们的情报员通知我们:”请注意,某国的外交邮袋到了!”

如果在我们的捕获计划上有这些外交邮袋的收件人,我们就决定下手,井指定一个行动小组组长负责。小组的任务就是取回我们准备处理的外交邮袋。他和他手下的人通常都穿着行李搬运工或货运员的服装,可以在机场和车站走动而不会引起注意。他们经过训练,象技艺高超的惯偷一样,可以打开各种各样的锁,可以潜入严加保护的地方,可以取出我们觊觎的外交邮袋,装在伪装的汽车和小卡车里。暂时“借用”信件是应该绝对保密的。

我们的汽车载着战利品,立即全速向我们在巴黎的实验室急驶。一场争分夺秒的赛跑开始了。从这一分钟起,行动小组组长的眼睛就盯在他的手表上。这就是为什么他自己从不开车的原因。他不应该考虑其它的事,而必须将注意力完全集中在自己的任务上。前往实验室需要多少时间,他必须一秒钟一秒钟地计算。他必须考虑到交通流量和可能出现的交通阻塞情况,以便为回程和放回外交邮袋留出必需的时间。

将外交邮袋安全进回原处,仔细地将门锁好,使人毫不怀疑有人取走或动过外交邮袋,这也是行动小组组长的任务,不能让货运检查员和海关职员察觉。当真正的职员和行李搬运工前来将外交邮袋装上飞机、火车或轮船时,这些邮袋都应该在大使馆人员原来放置的地方。

实验室

小卡车一般都开到一条行人寥寥无几的小街上,停在一栋无名大楼前:门上挂着“××研究设计公司”的牌子。在行动小组组长的监督下,身穿蓝色工作服的人将外交邮袋卸下来,往楼里搬运。

楼下是一些空无一人的办公室。办公室里应有尽有:桌子、文件柜、一般的家具,就是没有职员。这是为了对付劳动部门和社会保险部门可能进行的检查而布置起来的。一切都照章办事,公司已经注册,证件合乎规定,分摊的份额则用假名定期缴纳。

连营业时间也贴在醒目的地方,因为我们知道这是劳工部检查大员一向提出的问题之一。

在这样的门面背后,一个意想不到的机构在运转着。在二楼日夜紧闭的百叶窗后,就是人数众多、工作繁忙的场所,来来往往的都是积极肯干、专心致志、神情紧张的男女工作人员。

在前厅里,有一扇锁着的门,门上挂着“禁止入内”的牌子。外交邮袋就进到这扇门前·行动组长无权入内。这扇门是通向工作间的,当我自己有时来此看上一眼时,也不能越过这扇门的门槛,我必须等待邮袋处理完毕,因为室内人员的工作不应受到干扰。

只有运来的外交邮袋才能迅速通过这扇门。这一点由实验室主任负责。在邮袋处理过程中,室内也由他负责。

可以想象,室内有一张长桌。天花板上安装了日光灯,昼夜通明。“应该处理”的邮袋放在桌子的一头。实验室主任一件一件拿过来。每个邮袋都有一张卡片,上面注明到达日期、到达时间、顺序号码。实验室主任根据封口的复杂程度以及可以用于处理邮袋的时间做出“拆”或“不拆”的决定。

实验室主任的决定是至高无上的。即使我坚持,即使局长或一位部长主张拆封,也仍然要由实验室主任做出最后决定。

他享有权力,也承担责任。因为,他必须在指定的时间将外交邮袋完整无损地还给在门外焦急等待的那位行动组长。

身穿白色工作服的女技术员,根据实验室主任的示意,用熟练的双手取过邮袋。首先检查邮袋的各条缝线,每一个操作人员都戴着放大镜。这是真正的放大镜,可以很仔细地观察,可以查出对手为了保证信件安全和便于检查邮袋在运送过程中是否被人偷拆而设下的各种圈套和机关。

这些邮袋的形状如何呢?一般说来,每个邮袋到来时,都是用不同的绳子捆得结结实实的,有时用粗绳,有时用细绳。绳子的两头系成第一个结,再加上铅封。从铅封引出的两个绳头,再系成第二个结,和第一个结同样复杂。然后,将两个绳头固定在标签上,用火漆封好。

这种装包方法十分复杂,对手的特工部门肯定是详细编好顺序号码的。它们工作时也使用放大镜,拍摄照片,编制有关邮袋的明确说明。系结、铅封或印信即使有一点点变化,也会引起它们的注意,使它们可以确定整个外交邮袋已被偷拆。

这是我们无论如何也要避免的,否则就会前功尽弈,对手也会立即降低包内文件的等级。只要持有者相信秘密仍然是秘密,那么他们就会认为这种秘密还有价值。

因此,在拆封时,必须格外小心。首先从封印开始,一位女操作人员用显微镜加以检查,以便确定我们是否认识这一印章,确定我们收藏的印模中是否已有完全合格的复制品。

如果印章未曾见过,就必须立即用泰斯先生发明的粉末制作印模。

在我们认为熟悉的封印中,还应该注意极其细微的差别。这是特工战中最精彩的地方:某些疑心特重的国家往往暗地里改变自己的印章。有时,封印的右边有一颗小星;到下一个月,小星就跑到左边或上边去了;或者是消失一星期后又重新出现。

经过检查以后,便为准备新印章采取各种措施。然后,由女技术员将官方火漆封印融化,并细心注意收集全部碎块,连最小的碎块也不放过。因为,在邮包还原时,绝对必须使用同样的火漆,否则对手将会随时识破骗局。实际上,世界上的火漆并不是只有一个品种,而是多不可数,质量不同,颜色也不同。相同的火漆是没有的。每一个国家都有自己的火漆。有的象橡胶,有的象树脂,有的象牛奶一样会发酸。因此,取下封印时,无论如何也要将碎块收集起来,准备再用。

至此,关于印章的部分就告结束。邮袋便转给一位“开封能手”。他是一个真正的魔术师,可以系出和解开最复杂的绳结,既不弄坏一根纤维,也不留下任何痕迹。他的助手站在他的身旁,只要他一示意,就将他所需要的工具陆续递给他。他的动作象职业外科医生一样,非常准确。

拆封时,将每一个动作都仔仔细细地拍成照片,并立即冲印,在邮袋还原时,印出的相片可供说明、比较和定位之用,使邮袋还原后和原来的样式完全相同。

另一位助手也同样细心地将开封各阶段的情况记在小本上。

每一个阶段都从第一分钟记到最后一分钟·大家都确切知道解开第一个绳结和第二个绳结所花的时间。然后,再写出一份全面的报告,包括邮袋的编号、来源地、目的地、解开第一个绳结和第二个绳结的时间、拆除铅封、操作时间以及运送途中的最小事件。

此外,在拆封的“外科医生”背后,站着一个检查员。他并不进行干预,唯一的任务就是注意检查各阶段操作是否令人满意,有何动作被忽略,各种预防措施是否采取,各条规定是否得到遵守,各种情况是否记录在案。

对检查员来说,这种经常性的检查工作不仅枯燥乏味,而且难以忍受。他必须有坚强的神经,因为他的职责就是保证操作的顺利进行。检查员参加从拆开邮袋、处理信件到使邮袋复原的全过程。他必须注视一切,只有在技术员操作即将发生失误时,他才出面干预。

从拆开邮袋起,就由检查员先检查邮袋里的东西,然后再根据信件的重要性和数量以及信件拆、封和邮袋复原所需要的时间做出决断。他手头掌握各种数据,可以做出最准确的计算:

“哦,拆封花了三十分钟,封好也差不多要花同样多的时间。”他说。

他看了看邮袋里面的小包,推算一番以后说道:“拆信、用缩微法拍照、仔细封好、最后再检查一遍,总共需要多少小时。”

检查员知道该在什么时候将封好的邮袋还给等在门外的行动组长。考虑到各种因素以后,他便下令;

“继续操作!”

这时,他也可以当机立断:

“时间不够了,停止一切操作!”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