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李承鹏博文导读】中国足球可容纳的商业空间:1万亿/年 -- 所以我才飞好远

共:💬128 🌺77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讨论】你说的我想笑

我真想笑,你是从球迷过来的又怎么样,球迷也分类,一个号称看了一辈子球的老头还跟我说要利用吴桥杂技拯救中国足球呢,你看过球就不白痴了?咱们中国老话说人“白活了”,说的就是你这样的人。

看了你的所谓反驳,觉得无从说起,北京话讲“宁和明白人打一架,不和糊涂人说句话”,你语言颇似泼妇骂街,胡搅蛮缠加王八拳路数,我也不能让你糊涂一辈子,写几个字,你的智商学的过来,就算对你有帮助,如果你实在烂泥不上墙,谁也没辙。

1:“苏俄模式”说法和伪球迷有什么关系么?拜托你先把脑子里的水烘干再出来说话好么?

再进一步说,谁也不能否认我们的运动员培养体系沿袭的是苏联模式,在这种模式下,每个小孩子从小时候的训练开始甚至一直到退役,都可能无法体会到自己所从事的运动带来的快乐,他们的任务只有一个“刻苦训练,为国争光”,他们一举一动都与“国”有关,他们奋斗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金牌!统治者需要金牌来证明自己的“伟光正”,人民也需要金牌,陶醉在所谓的民族自豪感中,有鉴于此,运动员也会说,我们的奋斗是值得的,但是,大家都高兴,就一定是正确的吗?(以上这段话是说给明白人的,您就绕一下吧,因为您的当务之急是排水,家里有洗衣机吗?把脑袋伸进去,按“甩干”键,也许对你有帮助。)

2:关于东南亚联赛,我估计你想说,看,市场化的东南亚联赛多烂啊,就像东南亚民主一样满目疮痍,但这是民主的错吗?

诚然,马来西亚国家队参加的世界杯预选赛门可罗雀,但吉隆坡的英超亚洲杯缺座无虚席。但这也不是市场化的错。运行一个成功的联赛,需要一个苛刻的环境。殖民文化为主体文化的国家,无法拥有好的联赛,法制不健全的国家,无法拥有好的联赛,经济不够发达的国家,无法拥有好的联赛。在中国大陆,球迷可以看到所有的欧洲顶级联赛的直播,但即使如此,2009年中超联赛上座率场均1.63万,全年收视1.6亿,知道为什么?因为中国拥有自己独立的文化体系,英超可以轻易淹没东南亚,非洲大陆,但最终搞不定中国,一个中国人可以身穿红魔球衣热泪盈眶的为曼联3-1击败阿森纳欢呼,但这不是主流。

(另外,以上数据还有一个前提,就是在中国,每个主场球迷都可以通过免费频道看到自己球队在主场比赛的直播,你试试在英格兰行么,如果你不买天空台的机顶盒的话)

3:你的话“我晕,你连中国足球的走势搞清楚没有?职业化初期,中国足球是上升势头,02年世界杯后就是下降势头,这个和中国足球联赛腐败的关系你搞懂没有?”

你到底想说什么嘛?看来你的脑子是真缺筋,真缺的标志在于经过了自己的“认真思考”,仍然保持2的状态,也不大容易啊!那您所谓的“中国足球”的上升和下降分别指什么呢?上座率?商业价值?公信力?还是联赛的技战术水平?如果说上座率,从1997起联赛的上座率就已经开始下滑(1995年场均1.5,1996年2.4,1997年1.5,此后一直没有超过1.5,直到2009年才恢复到1.6),如果说公信力,1999年渝沈之战后,联赛的公信力就已经降到了冰点,如果说商业价值,的确,1999-2002年联赛冠名卖出了史上最高价,3年4600万美刀,此后一路走低,你可以就坡下驴,说你指的就是这个,哈哈。而就竞技水平而言,郝范之后,再无重量级优秀球员涌现,也不是从哪一年开始衰落的。

但这一切都是联赛的错吗?是市场化的错?进入90年代,中国足球的专业化之路就已经走向了穷途末路,生产关系矛盾重重,具体可参见刘国江著《屡败前后》,专业化体育时代,国家队的成绩就是核心,但核心工作完成了吗?1981,1985,1989三次冲击世界杯失利,这也怪未来的市场化?中国球员青训体系的崩塌,在职业联赛之前就已经开始了,因为各省体委(那时还不叫体育局)也清楚,养一个举重运动员,一年几十万,金牌坦坦的,万一奥运会再夺金,也能最终算在全运会的账单上,养一个足球队,20来号人,一年好几百万,还得搂着花,弄不好连响儿都听不见,更重视谁,弱智都能算明白(我坚信您也能算明白!),对于拿全运会当命根子的各地大员来说,不砍足球项目,砍什么?至于假球,联赛的渝沈之战臭名昭著,1987年山东辽宁2-2战平挤掉广东,1985年联赛经典的6-5,迟尚斌的北京部队降级,1991年联赛大连5-4胜辽宁,孙伟帽子戏法,这些假球的明目张胆,气焰之嚣张,后来的职业联赛跟他们比简直是小巫见大巫?这也怪不得市场化吧?

那又是谁把现在看似市场化的中国足球搞的奄奄一息呢?(注意,不是死,奄奄一息的意思是我们还有1.6万的中超上座率),2002年后联赛冠名赞助金额大幅缩水,原因是中国足球的管理者单方面取消升降级,践踏赞助商的利益,假球赌球的泛滥,相关法律的失位,这一切的直接肇事者,是中国足球的管理者,是对外号称叫做“中国足协”的国家体育总局足球运动管理中心!在一次次践踏市场的行为中,作为市场主体的俱乐部又有何话语权呢?(当然,俱乐部也不是什么好东西,他们的问题另说,但他们应有的权利谁又尊重了?)

4:“这话更加混乱了。体育真的不是用来为国争光的,那你为中国足球激动个啥?娱乐?娱乐你看看那意甲不就得了,关心中国足球干啥?增强人民体制?你看看中国足球你的体质就强了?”

又见泼妇骂街,意甲和娱乐又有什么关系呢?我猜想啊,你想表达的是,既然中国足球不能用来为国争光,那留他作甚?不如看看意甲,对么?(要了亲命了……)

英超好看,意甲也好看,老特拉福德的比赛日,霞光万道,锐彩千条,但不是我们中国人的,曼联的球员隔周都要进社区,为孩子签名,教孩子踢球,中国人也无缘受益,中国球迷需要身边的球队,带来每周一次的欢乐,专业化时代的中国国字号队4年一次世界杯预选赛,4年一次奥运会预选赛,还都充满了国仇家恨。而联赛带给人的快乐,国家队无法做到。本国联赛能起到的作用,外国联赛更无法替代。像您这路金牌迷,我建议最好别跟体育过不去,体育是融合,是沟通,克罗地亚人和塞尔维亚人在一个球队里并肩作战,以色列人和巴勒斯坦人为了一个进球而拥抱,您要想为国争光,看《地雷战》啊!

5:还有,什么叫球迷,只要能体会足球带来快乐的人,都叫球迷,看中国足球也好,外国足球也罢,都无妨,在酒吧里呆着阿森纳围巾尖叫的人是球迷,节省下压岁钱购买北京国安季票的球迷也是球迷,但借着足球骂街卖私货的人,不叫球迷,叫装×迷,您老……不说了,点到为止,呵呵。

最后嘱咐您两句啊,别张嘴就“切”,娘们吵架理屈词穷的时候才说“切”,有理讲理,先理清楚头绪,搞清楚自己想说什么,然后把袜子从嘴里拿出来再说话。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