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无知的转基因恐惧症 人类就是转基因猴子 -- 可口不可乐

共:💬83 🌺65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你提到的第一篇文章,产生过很大的争论

也不知道是不是被retract了

基本问题在于他的实验设计有缺陷。当时作者先投了Science,被Science以设计缺陷为理由据搞了。摘录一些资料吧

这篇文章中的实验设计如下:

Losey 等所用的花粉采自Bt 玉米(N4640 ,Norvartis 公司) 和与其没有亲缘关系的非转基因玉米杂交品种(实验对照)。

实验设计如下:马利筋叶面先用水润湿,再撒上花粉,密度似与玉米地中采集的叶片上花粉密度一致。为防止叶片失水将叶片的叶梗插在水盒中。每叶片接5 头3 日龄的大斑蝶幼虫,每组处理设重复5 次,4 d 后察幼虫存活率、累计取食叶片的比率和存活幼虫的体重。研究表明,接虫4 d 后撒有Bt 玉米花粉、非转基因玉米花粉和未撒花粉的叶片上幼虫的存活率分别为56 %、100 %和100 %。而3 个不同处理上幼虫累计取食叶片比率分别为0157 ±0114 、1112 ±0109 和1161 ±0109 。Bt 花粉叶片上和未撒花粉叶片上存活幼虫的体重分别为0116 ±0103 和0138 ±0102 g。

实验结果是Bt花粉对大班蝶有毒害作用。这个结果还是挺清晰的,欧洲以此文章开始限制Bt作物,美国也开始调查。不过,这个实验有个缺陷。它是一个人为搞出来的环境,花粉是人为涂上去的,虫子是人为放上去的。实验条件是在室内,规模也很小。自然界是这样的吗?

此后,美国农业部与企业,高校昆虫、杂草专家联合成立了一个研究团队,耗资100 000 美元,在自然环境条件下就Bt 玉米花粉对大斑蝶的潜在影响作了全面的评价。主要集中在Bt 玉米花粉对大斑蝶幼虫生长与存活率的影响和幼虫取食到花粉的可能性。研究发现,Bt 玉米花粉在田间对大斑蝶并无威胁,因为玉米花粉大而重,扩散不远,在田间,所有花粉只落在10 m 以内,在距玉米地5 m 远处的马利筋杂草上,每1 cm2 叶子上平均只能发现1 粒玉米花粉;大斑蝶通常并不吃玉米花粉,它们在玉米散完粉后才大量产卵

里面提到的问题确实比较关键。因为实验室的模式在自然界不存在。接下来又有很多文章出来争论。但是大多数文章都肯定了一点,nature原文中的极端现象在自然界不存在。作者没有做足够的田间条件和实验室条件的对比是一大缺陷。

比如这个研究

2000 年7 月,Wraight等在田间条件下研究了Bt 玉米花粉(含cry1 A b 基因) 对另一种常见蝴蝶2香芹黑凤蝶( Papilio polyxenes) 的影响。他们在盆栽的野生型欧洲防风根(Pastinaca sativa , 香芹黑凤蝶的寄主植物) 叶片上接种初龄香芹黑凤蝶幼虫,并沿Bt 玉米田埂排列。还考虑到了田间条件下

幼虫的自然死亡因子,如风、阳光和湿度都可以影响到花粉的沉降量和幼虫的取食量。Wraight 等发现,幼虫死亡率与寄主植物离玉米地的远近或花粉沉降量间没有相关性。室内生测时作者发现比田间高出5 倍的花粉密度仍然未能使幼虫死亡。Wraight 等指出,这并不能证明大斑蝶也不会受到玉米花粉的影响,但他们认为Losey(nature作者) 等在作结论之前进行田间和室内对比实验是非常必要的。

生态学家也提供了自己的证据,研究了两个数据

在过去的几年里,尽管Bt 玉米的种植面积增加了40 % ,但与此同时大斑蝶的种群也增加了30 %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