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论二荀程郭 张大可《三国史研究》 -- 何足道
曹操倚重二荀,视为腹心和左右手,二荀视曹操为明主,尽心辅佐,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曹操称喻荀或为“吾之子房”,盛推荀攸为“非常人也”。曹操也认为得二荀与之计事,“天下当何忧哉”。曹操出征,荀攸为扈从军师,不离左右,荀或则留守后方,“常居中持重”。二荀经常与曹操纵论时局,制定战略,起谋善计,无不言中,使得曹操的事业迅速发展。
荀??七出奇计 荀??字文若,颖川颖阴县(在今河南许昌)人,家世族。汉末,颖川四战之地,荀或率宗人避乱依袁绍。公元191年,荀或去绍从操,第一个投归曹操麾下,所谋甚多。单是《三国志?荀或传》中就记载了七次大的献策,均被曹操采纳,使曹军连获大胜,成为天下无敌的强手。
第一次,公元194年陶谦死后,曹操打算再次兴兵东征,夺取徐州。荀??谏说曹操要“深根固本”,保有兖州,避免吕布再次偷袭,腹背受敌。
第二次,公元196年,汉献帝东还洛阳,荀??建议曹操迎献帝都许,挟天子以令诸侯,这是一着高棋。从此,曹操在政治上居高临下,天下无敌。
第三次,曹操迎献帝都许后,袁绍不服,写信恐吓曹操要与之决战,荀??劝曹操忍让,把大将军让绍,避免了过早地与袁绍决战,保存了实力。荀??还把曹操与袁绍做了一番对比,指出袁绍外强中干,外宽内忌,优柔寡断,军法不严,曹操恰与之相反,明达不拘,刚毅果断,信赏必罚。曹操在度、谋、武、德四个方面都胜过袁绍。曹操的紧迫任务是先灭吕布,安定河南,然后等待时机,平定河北。曹操豁然开朗,并采纳荀??的谋划,派钟繇出镇关中,打破袁绍侵扰关中可能施于曹操的战略包围。
第四次,公元200年袁曹官渡决战,两军相持半年之久,处于僵持状态。曹军乏粮,使得曹操失去了信心,打算退军。荀??写信与曹操说:“今军食虽少,未若楚,汉在荥阳,成皋间也。是时刘项莫肯先退,先退者势屈也。”荀??还在信中指出,曹操以十分之一之众扼制在官渡,阻挡了袁绍的进攻,相持已半年,袁军意志已经沮丧,不久会发生内讧,正是“用奇之时,不可失也”。曹操深然其计,奇袭乌巢袁军屯粮,赢得了官渡之战的胜利。袁绍的谋士许攸家犯法,审配收其妻子,许攸怒而叛绍,促成了袁军的崩溃。袁绍兵败,无颜回??,冤杀田丰,一一为荀或所言中。
第五次,官渡之战以后,曹操欲南下袭刘表。荀??说:“今绍败,其众离心,宜乘其困,遂定之;而背兖,豫,远师江,汉,若绍收其余烬,乘虚以出人后,则公事去矣。”曹操于是重新屯兵黄河,趁袁绍病死,绍二子袁谭,袁尚不睦之机,扫荡河北,统一了北方。
第六次,公元204年曹操打破??城,领冀州牧。趋炎附势之徒建言曹操恢复古代九州制度,扩大冀州地域,使天下臣服。荀??劝谏曹操,如实行古制,河东,冯翊,扶风,西河,幽州,并州等都包括在冀州境内,夺人之地众多,将引起关西诸将的疑心,恰好让袁谭、袁尚钻空子,刘表更稳坐荆州,恐怕天下要纷乱了。荀??建议曹操乘胜“先定河北”,然后“南临荆州”,待到天下安定,再议古制也不晚。曹操因此改变了主意。
第七次,公元208年,曹操已平定塞外乌桓,灭了袁尚,高干,再无后顾之忧,决定大举南下,问计于荀??。荀??说:“显出宛叶,而间行轻进,以掩其不意。”就是大造声势,从宛城,叶县进兵,而实际上用奇兵从空虚之处迅速插入,迫降荆州。曹操从其计,果然兵不血刃下荆州。
以上七计,仅举其大要。荀??从公元191年到213年,前后23年在曹操营垒中出谋划策,主持防务,举荐贤才,所立功勋,卓越无比。曹操曾高度评价荀或的功劳,说:“天下之定,??之功也。”又说:“谋殊功异,臣所不及也。”
荀攸画奇策十二 荀攸字公达,荀??侄儿,长??六岁。公元196年(建安元年),曹操迎献帝都许,由荀??推荐,曹操征荀攸为尚书,与语大悦,恨相见之晚,委为军师。《三国志?荀攸传》载,“公达前后凡画奇策十二,唯繇知之,繇撰集未就,会薨,故世不得尽闻也。”裴注引《魏书》记载,曹操取冀州,荀攸姑子辛韬曾问荀攸计谋何出,荀攸严肃地说:“佐治为袁谭乞降,王师自往平之,吾何知焉?”荀攸不肯说出他的谋划。从此没有人再敢问荀攸,因此十二奇计鲜为人知。《三国志》荀攸的本传载有六策。
第一次,公元198年,曹操南征张绣。荀攸对曹操说,张绣与刘表合力成为强敌,张绣为客依赖刘表供食,表不能供,“势必离”,“不如缓军以待之,可诱而致也;若急之,其势必相救。”曹操不听,张绣,刘表果然合力对抗,曹操打了败仗。曹操对荀攸说:“不用君言至是。”于是设奇兵复战,在安众大败张刘联军。
第二次,公元198年,曹操征刘表,张绣还,荀攸建言曹操立即东进攻灭吕布。曹操依计亲征,连败吕布,俘获了吕布的骁将成廉,并将吕布围困在下邳城。吕布坚守,曹操久攻不下,军队乏食,打算退军。这时荀攸与郭嘉同时进言,趁吕布连吃败仗锐气消沉,陈宫未定谋之际,“进急攻之,布可拔也”。荀郭二人又献计引沂,泗灌城,城?⑸?擒吕布。此役胜利,使曹操赶在袁绍破公孙瓒之前灭了吕布,赢得了时间部署官渡之战,意义无比重大。
第三次至第五次是公元200年袁曹官渡决战,荀攸连出奇计。其一是解刘延白马之围,画策斩袁绍名将颜良,文丑;其二荐徐晃截击袁绍粮饷,烧其辎重;其三与贾诩两人向曹操画计袭乌巢,大破袁绍军。曹操在官渡赢得胜利,荀攸为前线第一谋主,功在郭嘉,贾诩之右。
第六次,公元203年,荀攸劝曹操接受袁谭请降,趁袁谭与袁尚争冀州内扛的机会,消灭二袁,认为“此时不可失也”。当时曹操左右都主张先平刘表,利用二袁相攻之机南下。荀攸认为,刘表坐保江汉并无四方之志,而二袁相斗,其势不两全,“若有所并则力专,力专则难图。”曹操采纳荀攸的建策,先北后南,假意与袁谭和亲,挑动二袁加剧混斗,坐收渔人之利平定了冀州。曹操表封荀攸为陵树亭侯,并在嘉奖封令中说:“军师荀攸,自初佐臣,无征不从,前后克敌,皆攸之谋也。”
荀攸善谋,更善于自防,他深知曹操忌疑,故谋谟帷幄而从不自矜,这和许攸恰成鲜明对比。许攸与曹操少小相知,后为袁绍谋士。官渡之战,许攸投归曹操,出卖袁绍军中虚实,加速了曹军的胜利。曹操平冀州,许攸也参与谋划。于是许攸自恃勋劳,在曹操面前也妄自尊大,戏呼曹操小字,曰:“某甲,卿不得我,不得冀州也。”曹操一脸奸笑,回答说:“汝言是也。”而心实不平,借故杀了许攸。荀攸则大智若愚,把自己的谋划的奇计都推给了曹操,曹操非常高兴,称赞荀攸说:“公达外愚内智,外怯内勇,外弱内强,不伐善,无施劳,智可及,愚不可及,虽颜子、宁武不能过也。”曹操视荀攸为社稷之臣,对世子曹丕说:“荀公达,人之师表也,汝当尽礼敬之。”荀攸也与曹丕深相结纳。荀攸卧病,曹丕问疾,独拜床下。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3
论二荀程郭 张大可《三国史研究》 何足道 字341 2004-10-19 03:09:09
一、二荀奇计
二、程郭筹策 何足道 字5231 2004-10-19 03: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