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人物】地质分析专家赵??田教授口述历史 -- 席琳

共:💬11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人物】赵??田教授口述历史 (四)

4、中国农学家趣事

张乃凤:张乃凤先生是张静江的侄子,但他为人随和,从来不摆架子。张先生非常注意健康和卫生。40年代在重庆时疟疾肆虐,传说他每看见一个蚊子,就吃一片奎宁 [注1]。

胡济生:胡济生的父亲为胡霖(即胡政之),是上海《大公报》的总主笔(Editor-in-Chief)[注4]。

陈华逵:1936-1939年留学英伦, 获博士,夫人系武汉大学校长周鲠生的女儿。

马保之:马保之是广西大学校长马君武的儿子。马保之为金陵大学毕业,康奈尔大学博士。太太为蓝千碧。抗战期间任广西大学农学院院长兼广西农事试验场场长。国民党迁台后任台湾农林复兴委员会组长、秘书长、台湾大学农学院院长和台湾食品研究所所长。并曾任职联合国粮农组织,在西非的利比亚(Liberia)创办农学院,并任院长。

朱祖祥:1944年到美国,1948年在密执根州立大学获博士学位。

熊 毅:熊毅比较有学问,各方面都行。他先是在密苏里大学跟C. E. Marshall教授从事土壤矿物学研究,获硕士学位。 后在威斯康星大学学习,博士导师是 M. L. Jackson,也就是张守敬(S. C. Chang)、徐拔和(P. H. Hsu) 、黄盘铭等先生(P. M. Huang)后来的导师。

宋达泉:同陈恩凤为联襟, 太太为姚媛。

卢守耕:原任浙江大学农学院院长。台湾光复后,任台湾糖业试验所所长。浙江大学在台湾的势力很大,与卢守耕有关。

周昌芸:台湾经济部次长,台湾土壤学会第一任理事长,因学会的关系,我与他很熟。周昌芸和左舜生、陈启天、李磺都是青年党党员。

席连之:原任职于中央地质所土壤室,经台湾肥料公司借调从事台湾土壤调查工作。曾与张守敬合著《台湾省土壤调查及肥力测定报告书》。退休后来美国定居,数年前因心脏病逝世。

罗宗洛:东京大学学士毕业,曾任台湾大学校长。

金善宝:金老南高农业专科毕业,曾留学美国,思想先进。文革期间下放农村。1979年我访北京时,金善宝痛责当时的国务院副总理纪登奎,说纪破坏了中国的农业科研体制。不久纪登奎便倒了台 [注2]。

袁嗣良:浙江大学毕业,俄亥俄大学博士。袁先生曾在贵州大学当助教。在台湾时曾积极参加基督教教会,来美后因教会里的虚伪对教会很失望。1979年后非常热心推动与大陆土壤学届的交流、合作和农业教育,后因大陆有关方面不信守承诺等原因对大陆颇灰心。但他的精神令人敬佩。

史瑞和: 1953年在俄来岗州立大学博士毕业。喜欢打篮球,身体不错。

孙 羲:孙羲这人很会说话,普通话讲得好,不知道是不是北京人。

金继汉:于1945年来美国实习,一年后返国。1-2年后获得奖学金赴英国进修博士学位,毕业后转往美国。嗣在 Detroit 的 Wayne State University 任教。在1960年代初期因车祸不幸去世。

冷福田:浙江大学毕业后加入中央农业试验所工作。于1945年来美国实习一年,1946年回国后返原机关工作 [注5]。

陈 祥:陈祥是四川大学彭家元的助手。1946年陈祥和我一起回国,回原单位四川大学。查阅彭家元的传记或许能知道他一些信息 [注3,7]。

笔者注:

1. 笔者从他处亦曾听到过类似张乃凤先生的故事。可见张先生吃奎宁片防病在圈子里是广为流传的。另外近来看宋达泉的传记,也有吃奎宁粉治疟疾的记录。大概奎宁是当时野外考察的常备药。

2. 据金善宝的传记, 金老1920南京高等师范农业专科毕业,1930年赴美国留学。1932年始先后任浙江大学农学院和南京中央大学农学院副教授。1937年金善宝任南京中央大学农艺系教授,抗战时随学校迁重庆。赵教授大概在此时结识的金老。文革期间金老任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或副院长,因那时期正主管都是党委书记?D待考)。

3. 据彭家元的传记, 1936年彭家元和陈禹平一起发表了《广东土壤中氮素固氮菌之分离研究》,这是我国研究固氮微生物最早的一批论文之一,对后来的研究者颇有启迪。随后,彭家元与陈禹平还根据好热性纤维分解菌的功能,研究了我国农村有机肥的堆制发酵方法,成功地富集培养了高温纤维分解菌,定名为“元平菌”,是我国40年代在农业中推广的新技术之一,为发展农业生产作出了贡献。

4. 胡济生 (1918-): (摘自《世界人物辞海》) 四川成都人。1935年入南京金陵大学,两年后,转重庆中央农业实验所土壤肥料系。其间,被录选国家高等文管考试和美国战时租借法案,公费1945年留学美国。在康乃尔大学研究院肄业。从50年代迄今,倡导并致力于微生物学在农业上的应用,研究成功菌种选育和菌剂生产程序,包括豆科作物共生固氮的持续农业生态技术。获前苏联列宁农业科学院“米邱林百年纪念奖, 全国科学大会等奖。

5. 冷福田: 江苏农科院原子能所研究员, 1940年代浙江大学毕业后, 加入中央农业试验所工作。于1945年去美国实习一年,返原机关。

6. 徐叔华: 于1957年7月和李连捷、彭克明、张乃风、朱连青、刘培桐等发起北京土壤学会。

7. 陈 祥(1911-1984): 又名陈光宗,四川南川人。1935年7月毕业于广州中山大学,1945年留学美国康乃尔大学。曾任浙江金华农业学校教员,浙江省土壤研究所技术员,四川南川简易师范学校教员,四川农业改进所技士、技正兼实验农场场长,四川大学、华西大学、川北大学、四川省立教育学院副教授、教授。1950年10月调至西南农学院任教授。

8. 屠启澍(1906-1992): 江苏常州人,1930年毕业于金陵大学。1945年至1946年留学美国康奈尔大学。1947年回国曾任中央农业实验室技正。1960年调湖南农学院。1964年调西南农学院教授。

9. 黄希素(1908-1958): 原名黄熙寿,湖南长沙人, 1931年毕业于国立劳动大学。曾任中央地质调查所土壤研究室技士。1945年到美国考察实习,先到依阿华州立农工学院农艺系土壤组实习,后转入康奈尔大学、 威斯康辛美国农部水土保持中心学校。1946年回国,任四川教育学院教授,兼重庆大学教授。1948年到贵州大学任教授,1952年到西南农学院任教授。

据唐纯良著《李立三全传》: 黄希素和李立三的前妻结婚。

李立三的妻子李崇善这时也在从事地下工作,她带着两个女儿,大的两岁,小的刚满一岁,腹中还怀着即将出世的第三个孩子。为减轻妻子负担,李立三决心把这个即将出世的孩子送人。他走后不久,李崇善生下了第三个女孩,受李立三委托的女工果然来把女孩抱走了。

李崇善不久就被捕入狱,1933年释放后,与党组织失去了联系,只好拖着两个孩子回家乡长沙寻找生路。在窘困中遇到了进步知识分子黄希素,两人成立了新家庭。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