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原创】【人物】地质分析专家赵??田教授口述历史 -- 席琳
1.
我的祖籍是河南省温县,属怀庆府。我祖辈务农,父亲兄弟二人。父亲年轻时离开河南老家去安徽闯世界,在蚌埠做生意,1946年年初过世,享年69岁。
我于1918年农历7月23日在安徽省蚌埠市出生。我上面有两个姐姐,都居住在安徽,一个哥哥,作烟草生意,他们都活到80余岁,分别在几年前去世。
我高中时才开始学习英文语法和写作,教员为国内外文系的毕业生,为后来赴美留学打下了基础。我是在安庆念的高中,当时许多中学包括高中和初中,只有安庆高中是独立的,也是安徽有名的学校,校长是孙闻园,为有名的教育家(可能是安庆第一中学--笔者注)。
1938年我考取已搬迁到四川重庆的中央大学农业化学系,是中大入川后的第一届。班上10个人,三个专业,分别为农业化学、生物化学、发酵化学,只有两个半是学土壤化学的,后来一个转行搞树木,一个搞生化,坚持到最后的只是我一个,应用化学的基本知识到地质领域内的勘探地球化学。
1942年我在南京的中央大学毕业。1942-1944年我先在昆明云南大学农学院当2年助教,负责土壤肥料和植物生理学实验教学。后来我到在重庆北培的中央农业实验所工作。
张乃凤先生是中央农业实验所的土壤肥料系系主任,他当时不在国内,而在华府商洽美援事宜。我是于1945年在美国才有机会见到他。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前,中美两国按租借方案进行训练技术人员以备接收之需要。重庆国民政府拟选派各类科学技术人员共约600人赴美国,由各科分批报送。农、林科在一起,共计近100人。
因我刚去中央农业试验所才2个月,本来不会有机会。但中央考试院争取了40个名额,经考试而择优录取土壤肥料专业唯一名额。作物方面好像是浙江大学的马逢周。
土壤肥料的其余13人均为农林部保送,包括宋达泉、胡济生、史瑞和、张守敬、吴志华、黄希素、孙渠、屠启澍、冷福田、金继汉、裴保义、陈祥、徐叔华等(这14人里面有三人在国外发展,一人早丧,二人成就非凡。国内的11人中有5人入中国科学技术专家传略第一辑 - 笔者注)。
1945年我们经重庆坐飞机穿越驼峰到印度,再经孟买搭美国军舰到美国,在东岸Virginia州Norfork登陆。
[提示:原图站已失效]
1945年中国政府公派的14名留美学者 (土壤肥料)(从左到右) : 徐叔华、史瑞和、陈祥、张守敬、吴志华、金继汉、裴保义、冷福田、屠启澍、赵??田、胡济生、孙渠、黄希素、宋达泉
附注:
1. 土壤肥料学家张乃凤(1904― )
浙江湖州人。1926年毕业后升入圣约翰大学。1927年秋自费去美国康奈尔大学农学院留学,1930年毕业。随后在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研究生院土壤系攻读硕士,翌年获硕士学位。1931年学成回国,受聘于金陵大学, 致力于化学肥料试验研究工作60余年,组织了我国历史上首次地力测定和全国化肥试验网,为我国化学肥料的使用、推广和科学研究作出了重大贡献。
1944―1945年,张乃凤赴美国协助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编制中国战后善后救济用化肥计划。1946年回国后,兼任农林部农业复兴委员会上海办事处的工作,负责善后救济用化肥的接收和分配。
--- 摘自中国科学技术专家传略。
2. 土壤学家 - 宋达泉(1912-1988)
原籍浙江绍兴,出生在辽宁省沈阳市。中国科学院林业土壤研究所(现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的主要创建人之一。前期从事土壤及自然资源调查和研究工作。早期在浙江、福建、云南等地进行土壤调查和考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后主持了东北地区土壤资源及全国海岸带和海涂资源的系统调查和研究工作,为开发利用国土资源作出了重要贡献。
1945年,宋达泉通过农林部公费赴美实习考试。在美国先到田纳西州学习应用航空照片测绘土壤详图方法,秋季到康奈尔大学研习土壤化学、土壤物理和森林土壤学。第二年春,参加在俄亥俄州召开的美国土壤学年会,继而去美国农部土壤局学习土壤胶体研究方法,去威斯康星州水土保持学校学习6周,再到米苏里大学师从马歇尔教授学习土壤矿物学,并与美国土壤学家梭颇等人一起考察了美国中西部各州土壤。1946年7月宋达泉回国,在南京地质所土壤室工作,并兼任中央大学农化系土壤学教授。
--- 摘自中国科学技术专家传略。
3. 土壤肥料学家 - 史瑞和(1917-)
江苏溧阳人。1941年毕业于中央大学农业化学系后留校任助教。1945年被农业部选派赴美实习一年,1946年回国,任中央大学农化系讲师。1948年再度出国深造。1949年先在美国佛罗里达大学获硕士学位,1950年入俄勒冈州立大学土壤系深造,1952年获博士学位。1952-1954年在美国农业部北大平原试验站工作2年,由于成绩卓著,被美国农业部授予"土壤化学家"称号。
1954年9月回国,在南京农业大学土壤化学系任副教授、教授,并任研究生部副主任,还在1988-1989年当选江苏省土壤学会第五届理事会理事长,他是我国首批博士生导师之一。
长期从事土壤、植物营养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对土壤磷素的化学形态等进行较多的研究。对发展我国土壤分析、植物营养和施肥学科作出了贡献。
--- 摘自中国科学技术专家传略
4. 土壤肥料学家 - 裴保义(1914-1983)
湖北汉口人。1934年考入金陵大学, 1938年毕业后留校任农经系助教,曾参加四川省的土壤调查和农村经济状况调查。1942年应黄瑞采教授的邀请转入农艺系任讲师,从事土壤肥力和肥料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1945年,中国土壤学会成立,裴保义是学会的首批会员之一。同年,他赴美深造,先后在康奈尔大学和威斯康星大学进修和实习。1946年回国,任金陵大学农艺系副教授、教授。
--- 摘自中国科学技术专家传略
5. 耕作学家 - 孙渠 (1911-1975)
山东潍县人。1936年1月南京金陵大学农学院毕业后,先后在中央农业实验所土壤肥料系和山东省立高级农业学校农科任职。1940年他前往重庆,并于1941年受聘于设在重庆歇马场的乡村建设学院,任副教授兼农专科副主任,讲授土壤学和肥料学。1945年,他获得以实习技术员身份去美国进修机会,先后访问了俄亥俄、康乃尔和加州大学。一年后,他回到重庆乡建学院继续任教,并升任教授。1948年,他离开动乱的重庆,再次来到加州大学进修。1950年3月回国,到北京大学任教。
孙渠是中国耕作学科主要奠基人。他汲取国外土壤肥力和耕作理论,结合我国实际,率先提出用地养地相结合是耕作制度改革的核心,并以此为指导开设耕作学课程,创建耕作学教研组,主持编写第一部耕作学教科书,为我国耕作学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 摘自中国科学技术专家传略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7
【人物】赵??田教授口述历史 (二) 席琳 字4142 2004-10-08 14:17:01
😜赵老有没有讲他生活里的故事啊? 西风陶陶 字0 2004-10-09 01:18:46
没有。 席琳 字128 2004-10-10 10:10:45
【人物】赵??田教授口述历史 (一)
😁小板凳一张,等着。 西风陶陶 字0 2004-10-05 15:06:31
😁不象写开国将帅,大家都知道一些,对人名不用注释。 席琳 字146 2004-10-05 21:10:48
😁为科学家立传,传播科学和诚实,席兄是在做大功德。敬礼! 西风陶陶 字0 2004-10-06 01:0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