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组织与个人是问题关键:答某网人之红军到底怕不怕远征难 -- 山有木兮

共:💬31 🌺133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这篇文章去年夏天河里就讽刺过

假设得不出“六亿神州尽舜尧”,谭嗣同又怎会写“四万万人齐下泪”?

假如“冰封千里,雪飘万里,就难以令人接受”的话,那么“秦时明月汉时关”岂非更不合情理?

如果“为江山折腰”不算英雄的话,陶渊明等曾为五斗米而折腰,岂非更是小人?不知此文作者觉得自己在什么层次上?

至于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的诗到底如何,各位可以自己去搜嘛。我只给出一首,请各位公平比较。

唐:李世民《初晴落景》

晚霞聊自怡,初晴弥可喜。

日晃百花色,风动千林翠。

池鱼跃不同,园鸟声还异。

寄言博通者,知予物外志。

此文如此荒诞无理,除了胡搅蛮缠以外,更多显示出作者自己的水平不足。比如他质疑的“薜荔”一词,在古诗中既可以用来表示荒凉的意象,如“废砌翳薜荔,枯湖无菰蒲”、“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而且这个词本身在佛教中又是“薜荔多”或“闭戾多”的缩略语,是“饿鬼”的意思。至今在某些地方依然将薜荔这种植物称为“鬼馒头”,应该就是来自于佛教的影响。用在此处,本来是绝妙好词,可此文作者非要说它“亦能形容绿化悠雅,不必和荒凉联系来解”,这可就是睁着眼睛说瞎话了。

像前年一样,再次引用鲁迅先生的评论吧:“因此诸公的说理,便没有指正的必要,文且未亨,理将安托,穷乡僻壤的中学生的成绩,恐怕也不至于此的了”,“‘衡’了一顿,仅仅‘衡’出了自己的铢两来”!

通宝推:李根,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