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简评这次导弹拦截 -- songcla

共:💬90 🌺335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有点无语了……

不知你是不是把我当成其他网友回复了。稍微列几点吧。

1. 我从来没有否定卫星的重要作用。“反导系统里,卫星和陆基/海基雷达都是极其重要的”这句是我的原文内容。俺们上季度总体的盈利很大程度上就是靠这铁疙瘩拉上来的,卫星要不管用,还得饿肚子呢。

2. 这里说的“雷达”不是后备箱那倒车用的,也不是二战时发明微波炉的那台,就拿SBX说吧,The SBX is smaller than the previously planned Shemya XBR. According to an MDA report, the SBX will have only 50–65 percent as many transmit/receive modules as the planned Shemya XBR, and a correspondingly reduced aperture, reducing detection range to 4,800 km (for the 65 percent populated SBX) rather than the XBR’s 6,700 km (MDA 2002, p. v). 新疆库尔勒那个不敢胡说,不过三十多年前部署在河北宣化的7010也有2000-3000千米。 “最多200千米”…随便找个长波雷达也不止这个数啊。

3. 弹道导弹划分标准,各国不太一样。老美的一般观念里,1000千米以下是短程弹道导弹(SRBM),1000-3000千米是中程弹道导弹(MRBM),3000-5500千米是远程弹道导弹(IRBM),5500千米以上是洲际弹道导弹(ICBM). 当然因为技术/政治原因,这个标准有点低。中国的标准比较合理,1000千米以内为短程导弹;1500-3000千米为中程导弹;3000-8000千米为远程导弹,8000千米以上为洲际导弹。1000千米的洲际、远程,太小看人家了……

第二个帖子就更不好说了。

4. 按照老美现行反导理论,弹道导弹飞行一般划成Boost,Midcource 和Terminal段(见谅,我不知正式译法,乱译怕引起误会…下同);而Midcource反导系统分成两块,一块是陆基的GMD,一块是海基的Ageis BMD。GMD包括Air Force Defense Support Program (DSP) satellites; Space Based Infrared System-High (SBIRS-High) satellites; the Space Tracking and Surveillance System (STSS); Upgraded Early Warning Radars (UEWRs); a Battle Management, Command, Control and Communications (BMC3) unit; the Sea-Based X-Band Radar (SBX); and Ground-Based Interceptor (GBI) missiles.简单说就是由DSP卫星和SBIRS-H卫星是高轨的,监测导弹的发射,预估导弹飞行路径;STSS其实就是SBIRS-Low,低轨,监测导弹绕地球的轨迹,识别弹头诱饵;UEWR,就是早期预警雷达了,也是及早监测跟踪威胁,计算给出来袭导弹的落地点;只要收到目标轨迹,不管来自天基、陆基还是海基,GBI就及早发射拦截弹;GBI在拦截途中由SBX引导,这是X波段雷达;全过程中BMC3是总控的中枢。

整个系统是个极端复制的系统,天基(space based)、陆基和海基是相辅相成的。“陆基海基只能侦测近程的飞行物”…唉,卫星真的不是万能的,别的就不说了,随便一套巨型机的体积也抵得上N个DSP,SBIRS或者STSS呀……开玩笑了,其实目前DSP不能完全满足美军需求,而SBIRS研制不顺,要是没有陆基海基大功率雷达,本来就只有伞骨的雨伞更要七零八落了。

5. TMD和NMD早已经被新规划取代,这种划分概念本来就不是完全鉴于技术原因而提出来的。即使计划保留下来,两者也不是依据“探测系统的核心”来划分,而由射程/再入速度(一般情况下两者正相关)区分。另外theatre ballistic missile(TBM)在老美的概念里是指区别于战术导弹和洲际弹道导弹的战区弹道导弹,包括了300km-3500km的短程、中程和部分远程弹道导弹,再入速度在5km/s以下,是威胁老美在海外驻军/盟友的武器。爱国者击落过战斗机、飞毛腿,不代表爱国者只能打战斗机、飞毛腿。

6.Missle Defense Agency(导弹防御局?)现在是按照Boost,Midcource 和Terminal三段规划,分别用ABL-GMD/Ageis-THAAD对付。中国这次的实验就是按照GMD的路子走。中国在卫星系统上还相当欠缺,又没有全球部署的监测站,更没有全球支持的海空军,所以想要和老美一样试验甚至部署全阶段反导,在目前是不现实的。没有绝对制海权,而GMD又可以完全覆盖来袭导弹高度,因此中国导弹防御的思路很清晰,Midcource的反导自然应该先由陆基保证。当然,既然GMD已经曝光了,我们有理由期待大驱下水HQ-XX上舰,几年前国产KV试验成功的时候就等着这天了。

7. 反导试验成功,是整个系统的成功,可喜可贺!而且这次高调曝光,除了政治因素外,更证明比之前的试验更加成熟可靠。从640工程开始,一路走过来,太不容易了。

8. 我从来不参与相关军方项目,所以细节不甚了了,有错见谅。最后一点小建议,如果有兴趣,不妨先去看看MDA的材料,或者搜点相关论文,而不要随口说别人没有理解。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