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明末边事春秋1 前朝往事不可追 -- 秦大路

共:💬40 🌺1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明朝修筑长城并不是不懂得安抚的道理

明朝修筑长城并不是不懂得安抚的道理,而是无法安抚。

明朝其实不能算是一个真正的统一王朝。只不过是元朝旧有版图上占有强势的一个政权罢了。元政权从北京退出之后一直占据着于现在的内蒙,外蒙,新疆和东北一部。这个退缩到北方的元政权被称为北元。这和中国历史上的东晋,南宋的情况是一样的。如果我们承认东晋、南宋也是中国分裂时期的前朝政权的残余,就不能否认北元也是中国分裂时期的前朝政权的残余。何况北元这个政权还一直以正统自居。一直自称大元大蒙古国,而且号称有“传国玺”。这个所谓的“传国玺”还让朱元璋朝思暮想呢。

终明朝一世,明朝和北元都无力消灭对方。明朝的能力更差一些。因为明朝面对的北元其实是个四分五裂军阀遍地的北元。即使在这种情况下,明朝自太祖以降始终无法取得对北元的决定性胜利。老兄在文中所提的明太祖朝的土拉河惨败让明朝元气大伤,此后的十五年中无法发动进攻。明成祖五次扫荡漠北,看似风光,其实只是武装大游行罢了。土木之变以后,明朝就不得不转入守势。这时候开始大修边墙也就不奇怪了。

反观满清,从一开始就彻底征服了内蒙。然后才入关夺取了大明江山。在这种情况下,满清和蒙古不存在像明朝和蒙古那样你死我活的对立,反而是相辅相成的。清朝对于蒙古也不单单是通商,赏赐就算了。通商,封赏,明朝其实一直都在作。但是清朝比明朝高明的地方表现在以下几个地方:

1。建立盟旗制度,打破蒙古原有的政治结构和部落结构。使盟旗的首领只能听命于中央而无力独树一帜。

2。各盟旗都有固定的地域,有近亲关系的家族集团组成一个旗。再由若干的旗组成一个盟,旗与旗之间界线分明,彼此不能超越旗界相互往来,同时亦要负担军事任务。当旗的人口增到一定数目时,便分出丁口,徙牧他处,另立新旗。这样便可防止各旗团结起来,易于控制。这是师法汉朝推恩令的故智。

3。变游牧为划区放牧,如果受灾则由中央抚恤。这就减少了蒙古各部落因为天灾或缺少牧地而引起的南下劫掠。

4。鼓励喇嘛教在蒙古的传播,用宗教统一思想。

5。执行对蒙古贵族的和亲政策。宣传满蒙一家。争取蒙古上层的支持。

6。对于不服管束的则坚决镇压到底。

能够执行这些政策的前提就是满清的军事胜利。如果象明朝那样一天到晚打败仗,满清大概修起长城来会比明朝还起劲的。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